河南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06 10:48:51

  中新网郑州6月5日电 (记者 韩章云)6月5日,六五环境日河南主场活动在郑州举行,今年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该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天蓝、地绿、水清正在逐步成为常态。官方数据显示,河南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提升。

  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刘玉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该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3年,全省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至4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2%,优良天数达到248天,较2015年增加46天。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3%,无劣Ⅴ类水质断面。2019年以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018年的18%提高至41%。

  近年来,河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实施山区生态林、平原防洪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乡村绿化美化等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9个,省级生态县45个,先后建立5类351处自然保护地。全省75%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和80%的典型生态系统被纳入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哲表示,今年以来,河南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了持续稳定向好的态势,该省将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增好水、治差水、保饮水”,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民众享有更多蓝天之美、碧水之美、田园之美、青山之美。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南,科技创新也在发挥关键作用。2023年,河南成立黄淮实验室,着力建设高端科技平台,加强污染治理、土地修复、节能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科技研发工作,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合理增长,助力美丽河南建设。

  在谈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南这个问题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 淮实验室主任吴丰昌认为,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要主动下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加快把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成绿色发展优势;狠抓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完)

  另外,报告显示,环比上个月的目的地类型,2023年元旦假期间,上海市的订单量在风景名胜、购物、餐饮相关的休娱出行上增长最为明显。其中,风景名胜类目的地增幅最大,环比增长47.3%,其中龙华寺为最大增幅目的地,静安寺与城隍庙的增幅次之,显示了市民新年祈福的旺盛需求。

  财政部表示,各地还抓紧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决算公开工作,2021年度公开工作整体进展顺利,为力争2022年度做到部门所属单位预决算公开全覆盖奠定了良好基础。2021年度应公开预算和决算的地方各级部门所属单位公开率分别达到94.89%、9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是党中央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发出的伟大号召、提出的重要要求。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任理轩文章,深入阐释“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伟大号召和重要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双方就新冠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疫苗研发、病毒溯源等领域开展了技术交流60余次。同时还和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毫无保留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新十条”优化措施发布以来,中方已于2022年12月9日、12月30日两次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技术交流会议,就当前疫情形势、医疗救治和疫苗接种等技术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3/3848993082.png" alt="" />

张文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