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毒品犯罪得到明显遏制

来源: 红山网
2024-06-26 05:24:30

  中新网南宁6月24日电 (林浩)6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敏介绍,随着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广西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下降态势,毒品犯罪得到明显遏制。

  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以来,广西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和参与禁毒工作情况,并公布五起重大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陈敏介绍,2023年,广西法院共审结毒品案件2907件4596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629人,重刑率为13.68%。今年1—5月,广西法院共审结毒品案件1282件1825人,对罪行极其严重的覃培春、陈贵虎等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对黄海甜、李神、韦白等毒品犯罪分子依法执行死刑。

  从审判情况来看,2023年广西法院一审新收毒品犯罪案件数量,较2018年下降63.13%,但毒品犯罪在刑事犯罪总量中仍占有较高比例。

  2023年至今年5月,广西法院受理的毒品犯罪案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共计4110件,其中,大多数属于从境外走私输入、贩卖、运输毒品以及制造毒品、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等源头性毒品犯罪。

  广西毒品犯罪手段更加复杂、多样、隐蔽。境内外毒品犯罪分子相互勾结,线上线下交织更为紧密,他们采用体内藏毒、雇佣运毒、人车分离、人货分离手段愈加普遍,通过信息网络、物流寄递等方式实施的毒品犯罪明显增加。

  当前,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毒品犯罪还出现了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的新现象,犯罪手段更加智能化、隐秘化,给审判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陈敏表示,广西法院将保持对毒品犯罪高压震慑态势,加大对制毒 物品犯罪、多次“零包”贩卖毒品、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以及非法持有毒品犯罪

  此外,广西法院将更加注重从经济上制裁毒品犯罪,依法追缴、没收毒品犯罪违法所得,加大财产刑适用和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涉毒洗钱犯罪,实现“打财断血”“斩草除根”,铲除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完)

  在消费者表示对海鲜不了解的情况下,店主现场推荐了4样海鲜并当面迅速称重宰杀,调查通报中称“未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即匆忙配菜下单”,也就是说并没有完全取得消费者的理解。事先没有和消费者做充分沟通,就不能换来消费者的放心与信任,不规范的服务难免让消费者事后产生疑问。

  综合《黎明报》和路透社的报道,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30日下午1时许,当时该清真寺正在举行祈祷,建筑内约有260人,人员密集。该清真寺靠近一警察住宅区,爆炸后部分建筑已经倒塌,据推测有多人被埋。

  此外,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175元,比上年增长4.8%;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也比上年增长了4.9%。

第二天

  “9日开始试营业,目前游客数量恢复到疫情前的七成左右,复苏迹象十分明显。”珲春防川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华说。

  <strong>(新春走基层)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桥头堡守桥人:为中欧班列站岗放哨</strong>

李彦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