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股东大会即将重磅举行 两大主要提案基本通过

来源: 知识网
2024-06-13 14:49:04

  根据马斯克刚刚公布的初步投票结果,这两项最重要的提案已经得到了股东们的投票支持。其实,这两项提议均与特斯拉在2018年通过的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有关。

  今年1月,特拉华州的一名法官否决了马斯克的该薪酬方案。马斯克随后在社交平台X上称,永远不要在特拉华州注册公司。在得到网友的投票支持后,马斯克最终能决定将特斯拉的注册地转移到得克萨斯州。4月,特斯拉又要求公司股东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重新投票表决这一薪酬方案。

  尽管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挪威银行(Norges Bank)、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PERS),以及股东代理咨询服务公司反对该提案,但在苏格兰资产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 & Co、凯西·伍德(Cathie Wood)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以及巴伦基金(Baron Funds)负责人Ron Baron的支持下,该提案最终还是以较大优势被通过。

  对于马斯克和特斯拉董事会而言,这是一场巨大的胜利。在过去的几个月,他们不顾主要投资者Glass Lewis和ISS的反对,将自己的信誉置于危险之中,以获得股东的批准。一些分析人士称,如果该提案被否决,马斯克完全有可能离开特斯拉。

  投资者投票的最后期限是美国中部时间6月12日晚上10点59分(北京时间6月13日上午11点59分)。在股东大会开始之前,股东可以改变他们的投票。

  人形机器人Optimus

  在股东大会召开前,特斯拉通过宣传视频重点展示了其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运控细节和精细化工作能力。这意味着,特斯拉可能在此次会议上宣布关于该技术的一些突破。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Optimus已进入工厂环境,不仅能够熟练地完成行走、抓取和搬运等基础性任务,还能执行一些高难度动作,显示出其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特斯拉表示,已经部署了两个Optimus机器人“在工厂自主执行任务”。马斯克在4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曾表示,Optimus将能够在今年年底之前发挥工厂作用,并可能在2025年底上市。

  以下为2024年 股东大会上的12项提案:

  特斯拉的提案:

  1.特斯拉提议选举两名二级董事,任期三年,或直到他们各自的继任者正式当选并具备资格为止。董事会建议:支持

  2.在不具约束力的建议基础上,特斯拉提议批准高管薪酬方案。董事会建议:支持

  3. 特斯拉提议将公司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董事会建议:支持

  4.特斯拉提议重新投票批准马斯克的100%基于业绩的股票期权奖励,即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董事会建议:支持

  5.特斯拉提议批准任命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为特斯拉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年度的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董事会建议:支持

  股东的提案:

  1. 关于将董事任期缩短至一年。董事会建议:反对

  2. 关于公司管理文件(governing documents)中的简单多数表决条款。董事会建议:反对

  3.关于反骚扰和反歧视的年度报告。董事会建议:反对

  4. 关于采纳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政策。董事会建议:反对

  5. 报告与电磁辐射和无线技术有关的影响和风险。董事会建议:反对

  6. 采纳目标和报告指标,以评估“将可持续性衡量标准纳入高管薪酬计划“的可行性。董事会建议:反对

  7. 承诺暂停从深海采矿中获取矿产资源。董事会建议:反对

责任编辑:刘明亮

  据官方表述,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该业内人士对国是直通车说,目前来看,可以说平台企业已经完成整改,因为各家企业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不同领域的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会进入到常态化监管中,所以总体上讲,始于2020年11月的整改到此就告一段落,整改可以说是基本完成。

  任何国家只要不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就不会受到中国核武器的威胁,这是最有实际意义的透明。试问,这样的透明度,北约核成员国中哪一个能够承诺?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推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强存量资源统筹利用,鼓励土地用途兼容、建筑功能混合,探索“主导功能、混合用地、大类为主、负面清单”更为灵活的存量用地利用方式和支持政策,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等。鼓励有立法权的地方出台地方性法规,建立城市更新制度机制,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制定或修订地方标准规范。

  ——打着“民主”幌子,企图倚美壮胆、求援。赖清德鼓吹要“与世界民主国家建立更强健的伙伴关系”,继续渲染“大陆威胁”。他玩弄的是民进党一贯的假民主、真“台独”把戏,意在贴靠美西方反华势力,为其挑衅大陆寻求保护伞。同时,面对岛内社会对明年选举愈加聚焦于“战争与和平”的抉择,赖感受到压力,企图通过制造“民主与专制”的选项来转移焦点。

  新京报:去年8月,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中方随后宣布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此后美气候特使数次表露想要与中国恢复气候谈判的意愿。此次美方确定访华日期,背后有哪些推动因素?

  房地产一方面极度宽松,但另一方面还在持续限购限贷跟限价,为什么要卡着脖子输氧气?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此前撰文解释:这种现象出现反映了我们目前陷入了涨价与降价同样的困局,陷入了短期和中长期的矛盾,也陷入了长效机制和新开发模式如何破题的一些难题。“因此新一轮房地产的调整路径会很复杂……单纯的市场刺激,很难复苏,还可能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林瑜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