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发红包!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抛出中期分红计划,最高可达归母净利润40%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5 11:57:10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近日,券商“一哥” 抛出中期

中信证券的中期利润分配将基于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公司将在确保当期业绩良好且有可供分配利润的前提下,实施分红派息。在考虑了公司未来发展及股东利益等综合因素后,决定2024年度中期现金分红总额将不超过当期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40%。这意味着,如果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表现良好,股东们将获得相应的现金回报。

此外,中信证券还表示,在后续制订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会考虑已经派发的中期现金分红因素,以确保全年的利润分配计划合理且公平。

回顾过去,中信证券2023年年报中提到的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人民币4.75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高达70.39亿元,占公司2023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36.67%,较上一年度提升1.79个百分点。

4月30日,东吴证券也表示,为进一步加大投资者回报力度,分享经营成果,提振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并简化分红程序,拟中期派发现金红利总金额不超过当期合并报表中归母净利润的50%。

4月25日,财通证券发布公告称,根据证监会、上交所关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公司拟开展2024年中期分红,将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公司盈利状况进行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制定具体的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分红金额不超过2024年相应期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华北一中型券商非银分析师告诉界面新闻:“目前一些证券公司中期分红的力度相当有吸引力。中期现金分红总额与当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比例上,不超过40%的水平,已经算是行业内较为优秀的分红表现了。”

“展望未来,为了符合监管机构的号召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即时投资回报,预计会有更多经营基础稳固的上市券商,计划实施中期分红。然而,在规划中期分红策略时,这些券商必须同时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他表示。

此前,监管机构已经多次鼓励并引导上市公司进行中期分红。2023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年修订)》以及《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其中明确鼓励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引导形成中期分红习惯,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同时,增加对中期分红的完成时限要求。

2024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同样强调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中方欢迎乌方任命新任驻华大使,愿为他履职提供便利。”4月2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道出了中国与乌克兰关系的许多意涵。

  除了旅外大熊猫“告老还乡”后需要面临的挑战和饲养员在照护它们“养老”生活的细节,关于大熊猫,其实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在等你一一探索。

  与此同时,当地购房者置业态度日趋理性,全区比价,只有实质性降价才会被吸引。张罗介绍,淄博楼市已经很少有火爆场景,加之目前市面上库存多,楼盘多,现在的生意并不好做。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实际上,中国并非对危机熟视无睹,而是理性地提出了中国方案。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习近平主席围绕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先后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成为中方处理乌克兰问题的根本遵循原则,并最终形成了中方立场文件。

邱健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