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达到3.2万亿以上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5 23:01:53

  中新网4月18日电 国新办4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在会上透露,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以上。

  单忠德介绍,围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近年来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技术攻关。我们要发展智能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产品、软件系统,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增材制造装备等技术攻关。同时,加强工艺数字化、装备智能化、质量检测、供应链协同等方面的工艺、装备、软件成组连线的创新突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以上。

  三是加强引领示范。联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连续三年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刚才我讲到,培育了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 术在90%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

  四是加强标准制定。联合国标委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累计发布国家标准408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8项,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

  下一步,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将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应用牵引。深入推进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智慧园区,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典型标杆,支持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基于成熟技术、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目标是到2025年,7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二是完善供给支撑。我们要谋划布局智能制造领域的相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强智能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产品、软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开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到2025年培育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更好地推动更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

  三是健全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布局5G、算力、移动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特别是要加强评估评价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穿过一线天,前行5分钟,便来到齐长城遗址。齐长城如同一条巨龙,横亘在山崖之上,蜿蜒盘旋,雄姿尚在,蔚为壮观。置身此间,仿佛能听到2000年前的金戈铁马。

  线上销售火热 水产养殖新发展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7/41/2027591354154501341.jpg" alt="" />

  为确保恢复正常通关的安全顺畅,深圳市口岸办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通关应急演练,加强与港方协同,及时掌握客流高峰态势,适时调整人力和通道比例,为广大出入境旅客营造安全、和谐、便捷的通关环境。目前,各大口岸已经做好恢复正常通关的所有准备。

  “在滑雪场究竟能不能教亲友滑雪?”当前正值雪季,一则视频再次将这一热点问题推至舆论中心。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全国多地中小学相继开学。据报道,山东青岛、江西各地中小学于2月6日正式开学,北京中小学也将于2月13日开学。

蔡宗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