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孟青年话新春:在互鉴中同进步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18 04:05:57

精东影视文化传媒mv的歌词是什么「私の方から話しかけるわよ。そのときになったら」过去的一年dRez1-ejaZKHxBvbTEnUAL-中孟青年话新春:在互鉴中同进步

  中新网昆明1月20日电 (胡远航 饶艳玲)记者20日从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新”相聚·正青“春”中孟青年文化交流活动近日在孟加拉国RTV电视台录制。来自中国云南大学和孟加拉国达卡大学的两国青年学生代表,展开了一场关于新春年俗的互鉴交流,共话中孟友谊。

  该活动是2024年“春之声·金梦想”春节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主办。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 文明办主任彭斌致辞称,中孟友好交流源远流长。青年朋友是最具朝气、最具希望的群体,是文明交流对话的友好使者,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者。希望大家以交流会为契机,为持续强化两国文化交流贡献力量,为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贡献合力。

  云南大学副校长胡金明诚邀孟加拉国青年到云南,近距离了解中国。“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地大物博。彩云之南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吸引众多南亚东南亚国家青年留学。期待大家来到云南、来到中国。”胡金明说。

  交流会上,中孟两国青年围绕中国春节孟历新年文化对比、青年就业和职业选择、面向未来青年的使命与担当3个主题展开交流。

  中国青年秦凯介绍了家乡江苏连云港的春节习俗,并分享春联背后的文化。“连云港地处中国中东部,山海相拥,农耕文化与渔盐文化并重,反映在春节民俗上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渔民会在自家的渔船和院子内种上‘摇钱树’,还要祭海。”秦凯的分享,加深了孟加拉国青年对中国春节的了解。

  “我知道中国人过春节要贴春联。”孟加拉国青年Arika Ahamed还熟知十二生肖等中国故事,但仍想了解更多中国文化。“要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要有良好的外交和经济关系,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和文化。”Arika Ahamed说,孟中青年之间的交流将有助于大家建立更深的友谊。

  中国春节充满红色元素,给孟加拉国青年Situl Muna Orpi留下深刻印象。“红色是喜庆和繁荣的标志。”Situl Muna Orpi说,中国春节传递的万物复苏、团团圆圆的精神内核,让她充满了正能量。期待有机会去中国近距离体验春节、感受中国文化。

  “去年8月,我有机会去到北京和云南,参加‘汉语桥’比赛,近距离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孟加拉国青年Fateha Bhuyain称,她在中国感受到真诚与友好,也了解到有不少中国学生在学习孟加拉语,希望大家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

  中国青年董豪已在孟加拉国学习近3个月,同孟加拉国青年有过很多次愉快的交谈。他认为,国际交流应基于相互尊重的原则求同存异,进而通过合作,达成共同繁荣的目标。

  此次两国青年对话节目近期将在孟加拉国RTV电视台的Facebook、YouTube官方账号播出。(完)

  近日,2023年“春暖花开”中印柬蒙四国迎春文艺晚会在国内外互联网平台陆续播出。晚会上,云南民族街舞团的青年舞者们来到昆明具有唐人街风格的特色街区,上演了一场别具一格的“Battle(斗舞)”。

  地处河西走廊西段的柳沟南车站是一个越行站,周边全是戈壁荒滩,全年三分之一的时间伴随7级以上强风,冬天最冷时气温低到零下25摄氏度。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更没有熙熙攘攘的旅客,有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几条铁轨,全所民警的主要任务就是守护100多公里高铁线路安全,由于管辖线路长,闫立国和同事们每天天不亮就要开始工作,要赶着第一趟动车通过前把线路巡视一遍。

  人潮涌动中,不计其数的民众踏上了归家的旅途。但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陈小小经常把春节假期回家的机会转让给其他同事,“自己是本地人,肯定要为家在外地的同事提供一下便利,让他们在春节期间回家多陪陪家人。”也因此,陈小小对自己的女儿感到有些愧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