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制造业转型有“超市”

来源: 宣讲家
2024-05-31 20:15:17

  中新网杭州5月31日电(记者 王逸飞)让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像逛超市般简单,不再不敢转、不会转……在浙江杭州,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下称能力中心)正提供着这样的体验。

  去年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该背景下,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长三角各地的重要方向。位于杭州萧山的能力中心逐渐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聚能和赋能策源地,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缩影。

  能力中心由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上海信息技术研究会、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发起组建。对于其主要职能,能力中心主任傅正介绍,“我们主要是立足‘产业数字化的路由器,数字产业化的新引擎’这一总体定位,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是把国内外有能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商集聚到平台上,另一方面将这些集聚的能力赋能给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制造企业。通俗理解就是撮合数字化服务商和制造企业需求。”

  在能力中心二楼,该机构打造了别具特色的“工业软件超市”,详细展示着80余个长三角区域 数字化产品及应用案例。每个展区上方都明确标明了转型需求方和数字服务提供方名称,数字服务企业的二维码也贴在展区内,供有转型需求者扫码查看、深入对接。

  “瞄准工业企业供应链、生产链、产品链、创新链、服务链的全场景数字化、智能化,我们在全球招引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协同、数字供应链、智能制造等解决方案商、工程实施商和研发创新机构,目前已形成面向汽车零部件、化纤新材料、机械加工、生物医药、信息通信等行业、适合制造企业的综合性产业数字化促进能力。”傅正说。

  目前,能力中心已聚合制造业优秀数字化产品300余个,涵盖不同行业的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环节,促成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项目近百个,服务制造企业2000余家。

  例如上海某大型精密磨床制造企业,通过能力中心入驻服务商提供的MES系统,在执行中充分挖掘产能潜力,将生产效率提升至97%,同时在MES与PLM、CAPP进行双向集成后,使生产一线可以直接调取工艺设计资料,严控产品质量,使产品的出厂合格率趋近于100%,订单的准时交付率提高了98%,冗余物料利用率从不到10%提高到40%,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又如江苏海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其个性化需求,能力中心为该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促使海飞生物生产过程自动化率达98%,人员管理成本节约43%。

  “以往制造企业寻找数字化服务商以本地居多,通过搭建能力中心、整合长三角的服务资源,三省一市的企业在转型中可以拥有更多选择,实现更精准的匹配。”在傅正看来,这样的探索将有效提升数字化改造的效率和成功率,对长三角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亦是积极助力。(完)

  一场梦幻的太空探索之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邹文秀介绍了东北黑土地开垦以来土壤肥力发生的各种变化,与大家探讨如何实现黑土地的保护利用,重点介绍了“龙江模式”在服务于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和“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起到的重要作用,让观众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意义。

<strong>农历为什么要设置闰月?</strong>

  “这两组数据反映了商业性项目快速发展和项目保费构成格局的多元化,说明在政府部门、交易所、期货公司等多方合力推动下,涉农主体主动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利用期货和衍生品手段抵御农业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冉丽分析。

  本报记者 张艺开 祝佳祺 郑 壹 李俊杰

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闰年

  <strong>新冠病毒导致重症概率高不高?</strong>

郑志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