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端午节“遇上”黄大仙:一只乌饭粽 飘香海内外

来源: 房天下
2024-06-06 21:30:06

  中新网金华6月5日电(董易鑫)“乌饭是黄大仙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们把乌饭做成粽子、八宝饭、月饼等产品,让更多节日与黄大仙‘在舌尖相遇’。”6月5日,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黄大仙饮食文化传承基地负责人、金华乌饭制作技艺传承人李桂华说。

  接受采访时,他的手上功夫一点没停:将粽叶折成漏斗造 型,铺一层青色的乌饭打底、放上蜜枣、红豆沙或是一块三肥两瘦的五花肉,再盖上一层乌饭、包好粽叶,勒紧扎绳,用时不到一分钟,一只乌饭粽便大功告成。

  据悉,乌饭是将南烛叶榨成的汁水浸泡糯米一天一夜后,把糯米泡到发绿、蒸至发蓝,再稍放变黑的夏日美味。宋代诗人苏轼曾写到“黄公献紫芝,赤松馈青精”,“黄公”是黄大仙,“青精”便是植物南烛。

  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相传是从一名放羊的牧童修炼得道。金华山是黄大仙的真源和祖庭。1921年,广东普济坛负责人梁仁庵在香港创建啬色园,即今香港黄大仙祠,黄大仙文化从此传播到了香港。

  李桂华的黄大仙饮食文化传承基地便在金华山脚下。这段时间,基地与工厂接到各地大批量的乌饭粽订单,工人们为此忙得不可开交。

  “香港有黄大仙文化作为根基,很多人也会吃乌饭。我们的产品在当地认可度很高。今年,有位香港的熟客找我订购了两千多只乌饭粽,前几天刚发货。”李桂华边说边包粽子,手法熟练。

  李桂华经营的金华乌饭生态庄园有上百棵南烛树,每一棵树都有编号,“各司其职”承担着生产、研发等任务。

  “乌饭粽仅是黄大仙饮食文化和端午传统佳节集中呈现的载体。目前,我们已经和金华市农科院尝试用南烛树与蓝莓苗嫁接、开发了乌饭茶等产品,与多家高端餐饮企业联合推出乌饭创意菜。”李桂华说,目前,他和团队正在还原、整理黄大仙养生宴,以美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满足全球食客的味蕾。

  不时不食,古往今来的饕客讲究食物要符合时令节气规律。6月5日是芒种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一只唇齿留香的乌饭粽正从江浙一带的夏日美味,走向更广范围食客的舌尖。

  “近年来,我们结合名扬海外的金华火腿推出了金华火腿乌饭粽,不少华侨华人尝过以后联系我回购,有些还会推荐给国际友人,这也是中华美食的骄傲。”李桂华说。(完)

  这是李振海在深山老林里过的第39个春节,贴春联、挂灯笼……年前他抽了半天时间下山采购了年货,布置了“山居”。

  作为中国传统美食,春节期间,正是食用春卷的高峰期,特别是在中国南方,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据文献记载,春卷始于晋代,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而馅料丰富、味道鲜美的春卷,近年来逐渐风靡海内外,深受各国食客喜爱。

  从上一代守桥人手中接过接力棒后,清水河警务区已保持906天危及行车安全治安案件、大牲畜上道事故、铁路交通事故“零发生”,有效保障了辖区的安全。(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1/1240868640.jpg" alt="" />

  海外网2月1日电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月31日报道,自本届美国政府上任以来,已有至少两名前联邦雇员因非法保留机密文件而被美司法部起诉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报告,气候适应项目主要包括:为易受洪水影响的地区提供海岸屏障保护解决方案、开发种植抗旱作物,建立针对即将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早期预警系统等。在1.5℃的升温情境下,到2030年,气候适应将为中国市场提供81亿美元的投资机会,以预防气候破坏和经济增长潜在损失约1119亿美元。换言之,每1美元相关投资的经济效益在中国可达近14倍,是此次研究中经济效益最高的市场之一。

邓柏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