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给森林带来什么变化?最新研究发现渗水增加或影响树木生长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6 04:00:14

爱情岛线一路线二路线三「とくに好きなわけじゃない。なんだっていいんだよ」  在气候变化影响导致水温升高、威胁珊瑚种群生存的当下,我们能否利用科技找到更多拯救珊瑚种群的路径?MYbIk-cO1hZMKqycEXlbI7u0m-地震给森林带来什么变化?最新研究发现渗水增加或影响树木生长

  中新网北京2 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地震发生后,对当地森林生长有何影响?由中国科学家领导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地震后产生的地表裂隙,影响震区降水再分配过程,进而改变树木生长过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月21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通过建立全球树轮年表与1900年以来地震事件的时空联系,该所及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梁尔源研究员等研究发现,在中纬度地震带相对干燥的地区,地震后10年内树木生长量显著增加,且对降水响应的敏感性增强,潜在机理可能是地震后产生的地表裂隙促进降水向深层土壤入渗,增加了树木可利用的水分和养分;在年降水量相对较大的区域,震后树木生长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更多入渗增加了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这项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并联合加拿大、西班牙同行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线发表,为探索地球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姗副研究员介绍说,全球山地森林面积大于9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23%,多数位于地震带上,常受到地震等地质活动干扰。地震过程释放巨大能量,地震波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不仅造成树木茎干、枝或根断裂、扭曲等物理损伤,还可通过改变土壤结构、水文条件、营养状况、竞争强度等间接影响树木生长。目前,科学家对于地震干扰对全球山地森林树木生长影响的空间格局及其恢复过程尚不清楚。

  树轮具有空间分布广泛、时间分辨率高以及连续性强等特点,可记录长期环境变化信息,是研究地震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天然载体。因此,研究团队根据树轮样点受地震影响情况、地理位置并结合气候特征,在全球山地森林中划分七个研究区域,在树轮宽度序列中分离出地震等干扰信息,探究地震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本次研究发现,在全球多个研究区,震后出现树木生长增加与减少的样点,在气候条件或地形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在中纬度多个研究区,地震后多年平均树木生长增加的样点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或不利于降水储存的地区;而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地震后多年平均树木生长普遍下降。在树木生长增加的地区,地震后树木生长对生长季降水的利用率升高,遥感观测的土壤水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在地震后也减弱,说明土壤水增加。

  高姗认为,这些证据表明,地震扰动后产生地表裂隙与松动的树根或岩石与土壤的接触面,有利于大孔隙流的形成,增加生长季降水入渗;在降水较多的地区,过度增加的入渗可能引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不利于树木生长。

  梁尔源研究员总结指出,这项研究表明,地震可通过改变地表结构,影响降水再分配过程,从而影响长期树木生长趋势,揭示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多圈层链式响应的时空过程,是体现地球系统过程与功能的典型案例。同时,树轮的时(长时间跨度)空(多圈层连接)隧道作用,是打破圈层隔离,理解地球系统复杂性的重要研究载体。(完)

  其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投资潜力巨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到美国的1/5、日本的1/3。中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30%,还有很大空间。

  “一个行业的资本化不是企业单方面意愿可以决定的,餐饮行业的资本化早在2013年前后就已经开始,当时更多集中在早期投资。”贾国龙此前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2018年海底捞上市之后,二级市场对餐饮行业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一级市场便开始了对餐饮行业的布局,但与2013年前后不同的是,这一阶段餐饮行业的资本化更多集中在连锁餐饮品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7日电 工信部网站17日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