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布局,六大机构看好这些主线!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03 01:45:17

  5月最后一周,A股市场整体延续震荡调整态势,三大股指全月均收跌。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或将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的休整阶段,A股市场估值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建议投资者保持乐观和耐心。

  配置层面,机构建议,广义高股息资产、资源股、业绩改善预期板块与产业主题板块等值得关注;港股方面,高股息和互联网方向可以在回调之际积极布局。

  影响后市投资大事件

  苏州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6日2日,苏州市房地产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苏州全市范围内不再审核购房资格;在苏州市购买或拥有合法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的非苏州户籍人员,可以申请办理落户;取消首套房和二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风险状况,自主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开幕

  6月1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在深圳开幕。此次车展汇集100余家整车品牌,带来超1000款车型集中展示。不少车企展示智能网联、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

  多个指数样本将于6月17日起正式调整

  机构后市投资观点

  A股市场或将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的休整阶段。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一定挑战,需政策端持续发力,但从更长时间周期的维度看,随着本轮政策托底的基本面拐点得以确认,市场有望走出休整蓄势的阶段,进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中期看,我国优势制造业有望成为主线。

  后市配置,建议守住基本面未验证明显回落的广义高股息资产,重点关注电力、煤炭、有色、银行、核心白酒等;短期科技成长修复行情已启动,相对性价比较高,重点关注华为链、AI手机、汽车IT等;港股高股息和互联网方向建议在回调之际积极布局。

  总体来看,今年的市场仍以快速轮动、政策催化的结构性行情为主。6月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向:出口窗口期机会、新质生产力方向、部分景气改善的消费领域,同时关注地产政策的推进和效果。具体涉及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机械设备(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家电(白电、小家电)、农林牧渔(养殖业、种业)、食品饮料等行业。

  博时基金:坚持“哑铃”策略布局

  近期A股市场有所回调,板块之间出现轮动效应,市场短期风险偏好有所回落。从市场角度来看,A股市场估值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建议投资者保持乐观和耐心,寻找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和企业。配置上坚持“哑铃”策略布局,一头是资源,看好中期资源牛市,另一头是“价值+科技”,博弈短期复苏行情。

  南方基金:人工智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近年来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而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现在AI大模型在创意产业、教育、医疗、智能汽车、科研和工业生产已经开始有应用落地,未来随着算力的持续提升和模型的持续升级迭代,AI大模型对于整个世界的感知理解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景也有望进一步拓展。

  长城基金:价格弹性可能是二季度关键因素

  在经济景气和市场盈利有望回升的背景下,价格弹性是二季度关键因素,资源品表现值得持续关注。对于进攻方向的选择,业绩改善预期板块与产业主题板块是阶段性重点方向,前者可关注生猪养殖、工程机械、基础化工、消费电子、地产产业链等,后者可关注AI产业链相关股票。

 

责任编辑:何俊熹

  宁波瑞鼎新材料是申洲国际的全资孙公司,申洲国际是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和彪马等品牌代工企业,被称为“服装行业的富士康”。通过此次混改,华茂集团引入了纺织同行业战略投资者,将与华茂集团及公司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配套,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权威访谈:化资源要素保障 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数据还显示,2022年12月,巴西汽车产量为19.14万辆,环比下降11.3%,同比下降9.2%。其中,轿车和轻型商用车产量为17.53万辆,环比下降11.3%,同比下降11.1%。卡车产量为1.44万辆,环比下降4.5%,同比增长16.5%。大客车产量为1745辆,环比下降41.2%,同比增长22.1%。

  今年54岁的孙继学,大学毕业后放弃央企的优厚待遇,回到山西省平陆县圣人涧镇晴岚村从事教师工作。30年间,经历了初中撤校、小学变为教学点的他,仍旧保留着那份执著的坚守。

  资金面上,北向资金持续加仓。Wind数据显示,6日北向资金净流入60.66亿元。本周,北向资金是市场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累计净流入200.19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83.34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116.85亿元。

  据介绍,因应澳门特区政府配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发展四大产业及培养理工类人才的需要,内地普通高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考试得到教育部及内地高校的鼎力支持,今年共有109所高校来澳招生,较去年新增7所知名的理工类专业高校和2所中外合办高校。内地高校共提供1339个保送名额,澳门共计推荐1416名学生参加考试。今年内地来澳门招生高校数量、保送名额、报考人数均创历年新高。

陈家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