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文丛”25年推出127部作品 见证中法文化交流

来源: 北青网
2024-06-23 15:50:21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午夜文丛”新书发布暨向法国大使馆赠书仪式日前举办。湖南文艺出版社向法国大使馆代表赠送了一批精选的“午夜文丛”图书,以表达对法国文学和文化的敬意以及对中法友谊的珍视。

  活动发布的新书包括罗贝尔·潘热的《帕萨卡利亚舞曲》《某人》《梦先生》、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作家生命之序言》、卡特琳娜·罗伯-格里耶的《阿兰》等7部作品。至此,“午夜文丛”已出版书种91种(含不同版本),作品127部。

  在世界文学史上,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巴黎发端的“新小说”——那些不断引起争议的作品,都出自一个名叫“午夜”的小出版社。它成立于1942年,在文学界的地位也是因为它总是勇敢地出版那些不被人接受的作家的作品。后来的事实证明,出版社极富眼光和远见:贝克特和西蒙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部“新小说”的中文版是1979年出版的罗伯-格里耶的《窥视者》,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热潮的兴起,后来又相继出 版了布托、西蒙和杜拉斯的作品,中国读者也因此知道了午夜出版社。

  艺术家陈侗早年在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成为美院教师后仍心系出版。1997年,在他已经策划出版了罗伯-格里耶的《重现的镜子》和年轻作家图森的三部作品之后,他和朋友鲁毅一起成立工作室,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开始了“午夜文丛”系列丛书翻译出版的合作,1999年出版了西蒙的《植物园》,至今已足足25年。

  值得一提的是,“午夜文丛”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还通过作家的到访而不断加深,这也构成了一种顺应时代的立体的外国文学出版模式。自1998年以来,先后到访过中国的“午夜”作家有罗伯-格里耶、图森、莫维尼埃和艾什诺兹。

  对谈嘉宾、翻译名家余中先认为,在中法建交六十年之际回顾“午夜文丛”二十五年的出版历程,令人感怀的不仅是作品自身,还有围绕作品形成的两国在文化交流中建立的长期、稳固的友谊。(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拉萨1月20日电 (记者 赵朗)记者20日从中国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区管理局获悉,2022年,西藏全年共保障航班起降3.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34.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4万吨,执飞航空公司已增加至11家,通航城市70座,开辟国内外航线154条。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兰州1月20日电 (黄贵彬 张博行 李媛)夕发朝至旅行模式、“一日一图”灵活调整运力……新春佳节将至,兰州铁路局管内各车站迎来节前客流高峰,务工流、探亲流和中长途客流明显增加,1月20日预计发送旅客15万人次。对此,兰州铁路局持续扩大运输能力,创新升级服务模式,用情用力温暖旅客回家路。

  <strong>“真是越磨越带劲”</strong>

  提高警惕、准备打仗。第73集团军某旅组织多场不打招呼的战备拉动演练,官兵们运用新式信息化装备完成战场快速机动、联合多维侦察、空地协同打击等多项任务,部队快速反应、应急处突能力得到检验,值班分队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徐静表示,女孩子都爱美,但训练总是避免不了把皮肤晒黑。“用东西围都围不住,身上都是晒斑。我们全身遮得只剩眼睛,连眼睛也戴护目镜,还是晒得很黑,身上晒出几种颜色,胳膊一个色、手腕一个色,黑的层次非常明显。”

  民间有谚语:“福不入脏门”,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春节前大扫除,希望新的一年里家人可以健康平安。列车上也同样如此,兰州客运段乘务员们对列车车厢卫生进行了不留死角的大扫除,铲掉顽固污渍、擦去隐蔽灰尘,车厢环境焕然一新。

杨佳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