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雄安地标中国中化大厦 设计理念出自白洋淀“金芦苇”

来源: 安徽网
2024-06-21 20:32:12

  中新网雄安6月20日电( 记者 崔涛)“目前,中国中化大厦项目塔楼核心筒、外框钢结构以及塔冠拼装已经施工完成。大厦采用白洋淀‘金芦苇’设计理念,目前已呈现出层层簇拥、拔节生长的体态。”中建二局中国中化大厦项目经理刘琛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20日,由河北省建筑业协会指导的中建二局新质生产力之智能建造观摩会在中国中化大厦项目举行。中新网记者探访中国中化大厦项目发现,作为雄安新区第一批智能建造的试点项目,该项目从绿色低碳、智能建造、智慧运维、全程协同管理五个方面均实现应用突破。项目使用了钢结构焊接机器人、激光除锈机器人、实测实量机器人等10余种智能装备,全过程运用BIM数字化建造、AI智能安全管控、卫星遥感等20余项新技术。

  “项目建设过程中大规模应用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幕墙BIPV面积超3700平方米,整个项目安装近45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产品,年总发电量超45万千瓦时,可满足项目一半以上的室内照明用电量,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达260吨。”刘琛说。

  中国中化大厦是雄安新区地标性建筑,大楼设计结构高度为150米,总建筑面积11.49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最高建筑之一。该项目于2022年4月启动建设;2023年3月底,大厦建设冲出“正负零”,从地下基坑工程转为地上主体施工;今年3月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计划于2025年6月建成投用。(完)

  此次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四川省文物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中创文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主办。

  2022年,刘世先夫妻俩承包了一座占地4亩的大棚,8月开始种植了12种蔬菜,现在大部分蔬菜已经上市。“我在家里种菜,我丈夫在市场上卖菜,和以前比起来,不仅成本降低了,在供应上也更有保障。”刘世先说,租用的温室大棚和提供的技术服务由当地政府无偿提供。

  拉马福萨指出,自2020年3月南非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南非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该国有超过10万人因感染病毒死亡,许多人也因为疫情失去生计,该国失业率一度逼近四成。所幸经过南非政府和人民两年多时间的通力合作,南非人民终于在没有任何针对疫情的禁令措施下,迎来新的一年。

  从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阿根廷罗萨里奥大学中国阿根廷研究小组协调人卡拉·奥利瓦看到了拉中贸易进一步向好的希望和机遇。“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拉中经贸活动已成为拉美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奥利瓦说,“我坚信一个更加现代化的中国能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2年12月25日,为方便解决目前的应急需求,人民网“防疫互助平台”在“人民网+”客户端、人民好医生客户端上线运行,为广大群众搭建近距离社区村组间的药品及防护物资互助共享公益信息平台。

  同样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影片《狙击手》也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并收获诸多积极评价。

简景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