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举办“独角兽日”展出逾100间初创企业的技术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2 11:19:01

  中新网香港5月31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31日举办“独角兽日”,除一系列交流活动外,更有逾100间由港科大成员推动的初创企业展出其技术,规模更胜去年。活动吸引超过1000位嘉宾出席。

  为配合香港致力发展成为国际创 科中心的目标,“独角兽日”设有研究会、投资者分享、介绍与交流环节,让港科大的初创企业与潜在投资者及各界持份者交流,探索合作机会,并就创业及知识转移等范畴交流意见。

  当日参展的初创企业涵盖电子、人工智能、物料、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生物医学及健康科技等领域。

  活动上,港科大与两所企业孵化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该单位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有超过14000间中外企业进驻。在新协议下,港科大将于区内兴建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和Co-incubator孵化器,为培训人才及初创企业提供全面的支持。此计划将为筹建中的“科大上海产教融合中心”一部分。

  另一合作伙伴为沙特阿拉伯创投公司Beta Lab。该公司专注发展深科技领域,将有助港科大初创接触海外市场的关键资源及网络,以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

  港科大亦同时与三间本地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包括李锦记集团、南丰生命科技投资及新鸿基公司。他们将探讨支持港科大刚于4月成立的“红鸟创新创业基金”,协助港科大仍处于早期阶段的深科技公司进一步拓展规模。

  港科大校长叶玉如表示,港科大一直致力透过不同举措推动创新创业,以强化创科生态圈,并孕育新一代的企业家及开拓者。多年来,港科大已引入不同的设施及计划,以支持大学持续在这些领域上发展。她透露,校方正筹备于香港兴建创新湾及于校园增建深科技孵化设施,并积极增拨资源,支持校内的初创企业及具知识转移潜能的研究项目。

  叶玉如认为,“独角兽日”提供了另一平台,让不同持份者可聚首一堂,探索合作机会,期望能借此激发更多创新科技及应用,造福社会。(完)

  <strong>基于考古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证据,对19种作物的重点解析发现<br /></strong>

  研究人员要求机器人基于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和《自然·医学》上的50篇研究编写摘要。然后,他们通过抄袭检测器和AI输出检测器将这些摘要与原始摘要进行比较,并要求一组医学研究人员找出编造的摘要。

  春运返乡,农村地区群众用药就医牵动人心。近日,多部门紧急联合生产企业向农村地区免费供应医用制氧机1万余台。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主要包括了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上述19种作物的传播路线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发现青稞、大麦、小麦、枣4种作物传播到我国的时间早于丝绸之路。”王广艳说。以青稞为例,考古学和遗传学的相关证据表明,我国西藏可能是其驯化中心。基因组学证据表明,在4500年—3500年前,青稞已经从西亚的新月沃地,通过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尼泊尔,传入我国西藏的南部,并逐渐成为青藏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

  有关国家应以科学的态度,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尽快改变针对中国公民的歧视性限制措施,为正常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郭珊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