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机器人”唤醒童心,公益课堂温暖特需儿童

来源: 央广网
2024-05-31 20:24:11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刘越)“善良机器人胸前有个警报器,只要感受到周围有人需要帮助,警报器就会‘滴滴’响起,机器人会火速赶到现场……”六一·儿童节前夕,一场童趣十足的表演在北京春晖关爱之家举行。喜马拉雅儿童联合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举办“好故事,有魔法”公益活动,在带来一场表演课的同时,还向北京春晖关爱之家捐赠100台波波球·智能点读故事机、100本《国学点点真奇妙点读书》,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故事带来的“爱与勇气”的力量。

  现场共有13位特需儿童参与了这堂特殊的体验表达课,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岁1个月。戏剧教育专家叶逊谦与这群特殊的孩子们热情互动,用双手捧出笑脸,夸张的表情和生动的演绎引发阵阵欢笑。他希望通过声音和好故事的“魔法”,告诉孩子们创意能改变“视界”,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想象力之窗。

  知名童书作家席璟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善良的机器人》故事演绎,让小朋友们在“玩”的过程中,探索超越文字的天马行空,感受好故事中的奇思妙想。“善良机器人帮助了一只卡在树上的流浪猫,帮助了一位推婴儿车的女士开门,为被孤立的小男孩变出新的画板……最后,机器人要没电的时候,是他帮助过的所有人一起救了他。”孩子们一个个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

  “即便孩子们在身体或智力上有障碍,但他们内心都希望被爱、被关注,渴望与人交流互动。与他们接触,他们给了我们很多能量,让我们感到快乐。”在叶逊谦眼里,这群孩子非常纯真可爱。他还谈起现场发生的一件趣事,“孩子们称呼我为‘阿姨’,可能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妈妈’的照顾。‘妈妈’们的付出和爱心让我敬佩,她们关注孩子的困难和需求,这需要很大的耐心和能力。”

  据介绍,每年由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照料的重症孤残儿童超过200名,而北京春晖关爱之家孤儿治愈后的被领养率高达40%。目前,北京春晖关爱之家中有26位全职“春晖妈妈”,为孩子们提供日常生活及术前术后照料。谈起被领养后离开的孩子们,供职15年后退休返聘的李老师十分不舍,但她认识到:分离意味着孩子的伤痛被治愈,孤独被终结。她说:“希望点亮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陪伴 是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基石。”(完)

  一改昔日落后景象,如今的德胜村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漫步在村中,街巷干净整洁,白墙黛瓦的二层小洋楼林立,来往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生态宜居的迷人画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2022年7月,杭州市钱塘区的周承跃同学与妈妈一起跋山涉水,来到理塘县看望在当地挂职的爸爸。初次上高原地区,周承跃不可避免出现了缺氧状况。靠着便携式氧气瓶,周承跃来到甲洼镇东珠村卓玛笑姐姐家。卓玛笑姐姐给周承跃一行人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周承跃和爸爸送上了米油等礼物。孩子们手拉着手坐在屋里,聊起了自己的理想。卓玛笑一家是理塘县帮扶对象,虽然家中生活相对清苦,但姐妹们都积极向上。此时周承跃便许下了一个愿望,未来他希望也能像爸爸一样,为帮助西部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可以看到,当观众蜂拥而至时,博物馆需在人流、引导、服务等方面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否则会严重损害博物馆的声誉和形象。

  即使是各地市、各主管部门的“表态发言”,也恳切满怀:把发展现状用数据的方式亮得明明白白,把增长目标用数字讲得清清楚楚。

飞机起降的间隙只有20分钟,如果需要调试和维修,都只能在这20分钟内完成。

  为了4月底如期完成隧道开挖的任务,这个春节,像邓友涛一样,有数十位工人坚守在地下20多米深的一线岗位上,想念亲人了,只能闲暇时间视频聊几句。通过我们的镜头,他们也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陈彦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