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适度的应考紧张并非坏事 理性看待考试更关键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9 17:52:41

  中新网杭州6月7日电(郭天奇)目前高考已率先拉开帷幕,中考也即将到来,全国各地再度进入考试时间,考生们难免会感到紧张。对此,考生们该如何调整?关于应考紧张又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少华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适度的应考紧张并非坏事,反而能帮助考生集中注意力,此外,考生们也需理性看待考试,更好地接纳自我。

  据胡少华介绍,紧张是人面对压力、应对危险环境时所产生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面对大考,考生们可能产生担忧等情绪,也可能出现睡眠紊乱、搓手顿足等躯体表现,但只要这些心理、生理变化是短暂出现且在正常范围内的,就无须过于担心。那么,面对适度的应考紧张,考生们当如何自我调节?

  胡少华表示,考生在考前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不要因为临近考试熬夜恶补,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同时还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通过一些呼吸训练进行情绪调整。此外,考生不应规避与同学的正常交流,在面临同一场考试时,同学之间并肩共进的心态或许能促使彼此之间产生更多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应考紧张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考生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区,担心自己会因紧张影响考试发挥。其实,在应考时适度紧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生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适度的紧张其实能够动员考生的精力,从思维的活跃度方面来看,适度紧张能帮助考生更专注于当下的重要事件,在备考、认知储备过程中能更加专心,可以更好地解决当下的一些问题,在考试过程中也能有更好的表现,因此适度紧张对于考生的发挥还是有促进作用的。”胡少华说。

  如今高考已经开始,许多考生也会担心在考试中因突然紧张而产生慌乱,尤其是在考场上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对此,胡少华表示,如果在考场出现喘气加剧、大脑一片空白、无法集中注意力等反应,只需要镇静下来,深呼吸,闭上眼睛沉思、冥想,几分钟后情况就能够得到缓解。

  由此可见,适度的应考紧张是一个可调节、可缓解的正常情况。对于考生而言,相较于如何调整状态,改变对于考试的认识,理性看待考试的结果,更好地接纳自我或许更为重要。

  在胡少华看来,个体的自我要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到自我接纳、自我认同,同时也要具备越挫越勇的心理韧性。

  “对于考试,考生需要有认知上的改变。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所以要用平常心来看待。此外,考试只是检验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一个阶段性总结,它并不是对于一个人整体能力的反馈,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机会,并非‘一考定终身’,因此考生也要建立自信,需要多维度认可自己的能力。”胡少华说。

  此外胡少华表示,除了考生的自我调节外,家长和老师也需要在这一特殊阶段给予考生情感支持,鼓励他们在理性看待考试的同时,尽可能发挥出最好水平。“大家虽然同在一个‘考场’,但是考试结束后,每一个考生都有自己的道路,因此也需要做好引导,给孩子 足够的自信在未来走自己的路。”(完)

世界杯最让人感动、着迷的,并不一定是最终的胜利,而是为了梦想永不停歇、不停奔跑的一个个“要强”故事。1970年世界杯半决赛,贝克鲍尔肩膀脱臼,绑着绷带率领球队冲锋奋战的身影,感动了世人;1994年世界杯,付出全部努力带领球队前行但仍在决赛点球大战中惜败,巴乔的背影令无数球迷心碎;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冰岛队在全场只有两成控球率的情况下拿下世界杯首个积分,随后,斯巴达克体育场响起了维京战吼……

前腰:格列兹曼

但不容否认,人们虽爱足球的纯粹,但政治困扰从未远离世界杯。因二战爆发停摆,因政治纷争而互相抵制……近些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流又起,借足球做文章的大有人在。世纪疫情、地缘冲突使全球进入新的困难时刻,分裂、敌意、对抗等负面情绪也被进一步放大。就拿本届世界杯来说,西方一些人再次拿出所谓“人权”等议题对举办国各种责难,甚至试图掀起“外交抵制”的浪潮。对此,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怒斥:欧洲人太爱给人上课了;世界杯期间我们不聚焦足球,是件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越是在这种情形下,世界越期盼世界杯所传递的体育精神对冲纷扰、凝聚人心。

每个精彩进球,都让我们沸腾起来,有的人甚至从座位上跳起来,激动地呐喊:“好球。”这些行为引来不少闷头吃饭的学生的目光。有时叫嚣得太厉害,食堂里的工作人员会出来维护环境,叫嚷了两句,就跟着我们一起看,不一会儿,也跟着一起欢呼。

哈坎·苏克开场仅11秒就攻破了韩国队球门。

相比之下,C罗的状态引发担忧。2022/23英超赛季,C罗一度连续7轮未进一球,一时间,“C罗已老”的质疑声四起。“之前虽说能看出来他的状态在慢慢下滑,但没有断崖式衰退的感觉,最近这个赛季却非常明显。他的身体上虽然看上去没问题,一旦跑动起来,起初冲刺还可以,但跑了几步就跟不上或者动作变形。”张帆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沈宝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