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匠人”坚守:南宋官窑技艺重放异彩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1 01:05:22

  中新网杭州3月15日电 (曹丹)“在南宋时期,为了满足祭祀、陈设等国典礼仪和宫廷生活需要,先后在杭州凤凰山和乌龟山建造了官窑,烧制专供宫廷使用的青瓷,史称‘南宋官窑’。”15日,“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叶佳星在受访时介绍。

  近日,在浙江杭州政协实践中心的一堂开放课上,摆放着斗笠盏、梅花盏、茶盏等由叶佳星及其父亲叶国珍手工制成的南宋官窑作品,让民众能够 近距离地感受宋韵文化的独特魅力。

  何为南宋官窑?中国宋代有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800多年前,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为满足宫廷用瓷需求,南宋朝廷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制瓷技匠,制作南宋官窑,并对制瓷技艺保密,配方技术不得流入民间。南宋灭亡后,有关南宋官窑的制瓷技艺均已失传,现传世珍品不足百件,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

  历史文献中对南宋官窑作品特色的描述为:“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薄胎厚釉”。

  “我的父亲叶国珍是一名新加坡归侨,1969年,他开始从事南宋官窑恢复和仿制工作,在杭州附近的大小山岭中寻找南宋官窑制瓷原料,并对20余种制瓷原料进行2000多次的配方烧制试验。”叶佳星回忆道,“1978年,我的父亲终于成功制成失传近八百年的南宋官窑瓷制作品,作品获得国内外鉴定专家的认可,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得以再现。”

  受父亲的影响,叶佳星从初中就开始接触陶瓷艺术制作,20多年一直深耕南宋官窑这抹独具杭州韵味的“天青色”。

  选料、炼泥、拉坯、上釉……17种原料配方,经过72道工序,4次以上施釉,在1300摄氏度高温下进行3次烧造,道道不容出错。

  作为“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的“守”艺人,叶佳星对于南宋官窑有着自己的见解:南宋官窑这一原属于宫廷的技艺,要主动走近海内外民众,尤其是青少年身边,要将南宋官窑“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5年,叶佳星成立杭州萧山南宋官窑艺术馆,里面陈列了近百件现存于世界各地的南宋官窑复刻作品和其他原创作品,并对外免费开放。同时,叶佳星在艺术馆内创办了瓷艺体验中心,为青少年、海内外游客打造了参与、体验空间,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中国优秀的瓷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来。

  去年,叶佳星及其父亲的南宋官窑作品亮相“何以文明”联合国特展并进行全球巡展;同年,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叶佳星及其父亲在亚运村内展陈南宋官窑作品,并推出瓷艺体验项目,让海内外宾客能够在与泥土的零距离接触中,用指尖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今年,我们准备用宋代的人物形象,打造‘南宋官窑’的动漫IP,计划开发盲盒等,让南宋官窑在年轻人群体中‘活’起来。”叶佳星说。

  中国有着丰富的非遗项目和资源。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同时,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

  近年来,随着非遗“二代”“三代”的涌现,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在守住技艺的同时,也在开放和创新中赋予非遗新的活力,让非遗呈现“年轻化”“国际范”。(完)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永仁彝族举族相约,穿上精美的民族服饰,开启一年一度的赛装盛会。直苴村赛装节已有1350多年历史,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中国·永仁2023直苴彝族赛装节以“梦回千年·牵手时尚”为主题,旨在推进彝绣产业发展,提升永仁“赛装之源、彝绣之根”文化影响力。

  上海市近日出台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促进消费扩容升级,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全面激活文旅市场,市、区联动发放文旅、体育、餐饮、零售等专项消费券等。

  如何打出品牌?经过考察,粤桂协作工作队决定把七百弄鸡纳入“圳品”体系。“圳品”是深圳高质量城市食用农产品品牌。经过对供深圳农产品安全认证,达到标准才能获得“圳品”认证。而只有获得了“圳品”认证,产品才有进入深圳广阔市场的资格。

  各地各校根据校园疫情防控最新要求,积极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根据大比例尺的地形数据提取良渚古城附近局部区域的河网和流域之后研究发现,良渚古城位于东苕溪流域东南部的大雄山、大观山与北部大遮山支系杨氏山连线的分水岭上,这里地势稍高,不会出现水流聚集的情况,应该是良渚先民精心挑选的最佳筑城地点。

  图个元宵好彩头,十月初五街一家糖水店前排起了长龙。“听说内地旅行团明天要到来,期待届时生意会更好。”店员何先生说。

汪慧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