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热议《这一站,贵州》:地域特色纪录片的破圈之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6 06:54:03

  中新网北京12月17日电 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一季研讨会暨第二季节目发布最近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其创作经验与成效、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文艺作品如何助推赓续中华文脉等话题展开研讨。

  2022年,贵州卫视推出大型人文纪录片《这一站,贵州》(第一季)。在研讨会上,贵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哈思挺用重塑、传播、扎根三个关键词总结这一纪录片的破圈之道。

  “《这一站,贵州》提炼贵州最具特色的在地文化元素,并通过人的活动进行发掘和阐释。第二季提出了‘黔式审美’的全新概念,通过高纬度的外部视角实现对在地文化 的发掘与重塑”他表示。

  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一级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表示,《这一站,贵州》有着鲜明的贵州文化特色。在推动地域文化传播时,要找准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内容,选择大众层面最广为接受的方式来呈现。在认识遗产、打造或是传播地域文化时,需要考量如何在众多的文化思想当中去选择文化遗产,如何使其更多地契合人类的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则认为,第二季节目要实现更好的创作和传播,需要把握三点。一是视点,要保持自然朴实的讲述,不拔高、不造作;二是焦点,要以点带面,把每个点做透打穿;三是观点,要善于提炼观点观念来带动传播。

  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林继富提到,《这一站,贵州》以小人物为切口去透视今天贵州人的生活,体现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关系。他希望,第二季节目能够融入到国家文化建设体系里,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藏和新时代的主流价值传达好。

  此外,会上举行了《这一站,贵州》(第二季)发布式,第二季节目核心主题为“发现贵州,理解中国”,立足贵州历史文化,又不局限于贵州本身,把贵州放在整个中华文明的背景下去理解和讲述,并邀请著名文化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枢纽——3000年的中国》作者施展担任学术指导和出镜学者。

  《这一站,贵州》(第二季)以贵州文物和历史文化为主线进行创作,由贵州卫视联合国内著名纪录片团队策划完成,将于12月23日在贵州卫视首播。

  先是3月16日至18日,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江苏、安徽、浙江学习考察;紧接着,3月17日至18日,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河北、天津学习考察;同期,广西党政代表团赴广东学习考察;

  他在4月2日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坚持从吉林优势出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于民生,他说,切实把政府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2023年1月19日,中国足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国家队管理部部长陈永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和湖北省监委审查调查。

  白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所谓“一线”,即海南自贸港与全世界的联通,岛内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二线”则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内地的联通,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和内地之间进行适度的管制,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贸易管制政策的统一和做好与内地税制落差的衔接。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货物、商品、运输工具,但与内地间人员往来不会发生变化。

  不光如此,与发达国家相称的是责任。2022年,美国会参议院批准一项气候条约修正案,承诺减少该国对氢氟碳化物的生产和使用。可就是这么一份气候条约,偏要加上一句八竿子打不着的“建议取消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言外之意,就是让中国多担责、多背债,少得应有权益。

  不过,黄益平也指出,用美元结算也是有好处。“当全世界都用美元这种货币时,实际上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但对各个国家来说,就有一个新的汇率风险。”

王修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