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援乌新动向搅动欧洲安全形势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02 22:22:47

  【国际观察】

  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即将两周年之际,英国等欧洲国家近期陆续调整援乌政策,升级与乌克兰之间的双边安全合作。1月12日,英国首相苏纳克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签署了为期10年的安全合作协议,明确英国将在未来10年内向乌克兰提供三种形式的官方援助,包括向乌克兰提供“捍卫和恢复领土完整的全面帮助”、防止和遏制军事行动升级及“俄罗斯的新侵略”、通过包括支持乌克兰改革在内的方式帮助乌克兰今后融入欧洲-大西洋机构。

  与此同时,法国与乌克兰的安全协议谈判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月18日,法国外交部表示,与乌克兰的安全协议谈判进入最后阶段,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同泽连斯基通话时重申法国对乌克兰的支持,表示希望在2月出访基辅期间效仿英国,与乌克兰达成双边安全协议。

  适应乌克兰危机新态势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在“援乌抗俄”的主基调下,美西方国家对乌援助和对俄制裁力度几乎保持了同步的持续升级,但并没有实现预期中迫使俄罗斯屈服的目标。随着俄乌双方在乌克兰东部地区胶着的军事对抗进入第三年,与乌克兰危机相关的国际形势也呈现出若干新态势,这些新变化构成了此次英法升级与乌克兰双边安全关系的决策背景。

  第一,中东和东北亚形势突变,美西方“援乌抗俄”的决心和能力受到限制。一方面,巴以冲突正在逐步从一场国际危机向着长期性地区冲突的方向发展,其影响逐渐扩散外溢,威胁着中东整体安全形势;另一方面,朝鲜近日表示把韩国定为朝鲜最敌对国家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认为韩国是朝鲜的“主要敌人”,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中东与东北亚对于美西方而言均颇具地缘政治价值。以色列是维持美国在中东地区霸权地位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盟友,除此之外,中东还与欧洲毗邻,安全关联度极高。而东北亚地区则是美欧推动“印太战略”,以及北约“东进亚太”的地缘政治重心,也是美国实施对华制衡的战略前沿区域。总而言之,中东和东北亚局势的变化,迫使美西方将注意力和战略资源从乌克兰进行转移,以确保其全球霸权秩序的稳固。

  第二,北约和欧盟都难以为乌克兰提供可靠的安全承诺,乌克兰对美西方的信任度面临考验。欧盟与北约作为枢纽平台,在汇聚美西方共识、协调援乌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两大组织始终未能有效解决如何为乌克兰提供可靠安全承诺的问题。作为排他性的国家间组织,欧盟和北约集体安全机制的触发要求之一是受攻击国家必须是成员国。因此,欧盟与北约多次发表的关于“坚决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侵略”的声明,都只能作为一种没有约束力的政策宣示,而不能视为可靠可信的安全承诺,这也是乌克兰一直努力成为欧盟和北约成员国的根本原因。在“入约”与“入盟”双线受阻,且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突破的大背景下,乌克兰对美西方的信任度面临考验。在北约维尔纽斯峰会举行前夕,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北约既没有准备邀请乌克兰加入北约,也没有为乌克兰的成员资格设定时间表,“这很荒谬”。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在饱受战争之苦后,身心疲惫的乌克兰可能会因得不到可靠的安全承诺而抛开西方,与俄罗斯单独进行和谈,这显然是美欧不愿接受的结果。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希望重启俄乌谈判的愿望,虽然乌克兰均未予理睬,但一些西方国家已经产生了乌会“对俄妥协”的担忧。

  战略谋划与利益考量

  英法两国此番联袂政策变动并非空穴来风,其本质上是根据乌克兰危机形势变化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政策调适。升级双边安全合作既是两国作为北约成员国,配合和落实联盟“援乌抗俄”总体战略规划的最新举措,也是两国出于各自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国家利益而进行的前瞻性对外战略谋划。

  英国和法国都是北约重要成员国,这种身份决定了两国有义务落实北约“援乌抗俄”的总体战略规划。在《北约2022战略概念》和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发布的联合公报中,都明确将俄罗斯界定为需要优先遏制的“最大、最直接威胁”,表示要对乌克兰提供全方位的长期性支持。英法升级与乌克兰的安全合作关系,实质上是对前文所述北约援乌短板的一种尝试性弥补,即由北约内部拥有一定军事实力和决策话语权的欧洲大国,通过双边安全协议的形式向乌克兰作出明确的安全承诺,在“入约”之外给乌克兰提供一种替代性的安全保障机制,同时向乌克兰和国际社会释放出美西方不会放弃援乌的“外交强信号”。

  英法调整援乌政策的另一重要动因,源自对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追逐。在政治方面,当前“援乌抗俄”依然是美西方共识,英法两国率先升级与乌克兰的安全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提升本国所谓的“道义形象”,还可以增加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议题塑造能力和话语权,获得更大的战略自主空间。这对于志在打造“全球英国”、寻求降低对美外交依存度和独立发挥国际影响力的英国,以及标榜“平衡外交”、意在引领欧盟实现战略自主的法国而言,战略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在经济方面,长期的消耗战导致乌克兰的军火需求持续上升,而冲突结束后的国家重建更需要大量的外国资本投入,这对于长期受经济发展低迷所困的英法两国是难得的商机。根据英乌安全协议,英国将在乌克兰的现代化军队和国防部门发展上给予帮助,并计划“推动本国国防工业与乌克兰合作”。这些声明背后,隐含着英国军工利益集团希望未来在乌克兰获取大量经济收益。

  连锁效应值得关注

  显而易见,两国升级与乌克兰之间的双边安全合作关系,并非只是“一时一事”的临时性短期政策变动,而是寻求形成一种全新的、长期性的双边安全关系模式。鉴于英法两个欧洲大国对欧洲政治和跨大西洋关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两国与乌克兰双边关系的重大调整,标志着美西方对俄遏制力度的再次升级,欧洲安全形势将因此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方面,英法两国的动向表明,虽然未能实现让俄屈服的预期目标,但是,“极限施压”仍然是美西方应对和管控乌克兰危机的政策原则。从现阶段来看,这只是美西方进一步提升对俄威慑与遏制能力的开始,未 来或将有更多北约和欧盟成员国与乌克兰建立此类安全合作机制,最终形成一个“多边协调平台(北约和欧盟)+双边安全保障”的对俄遏制网络体系,利用乌克兰使俄罗斯持续“出血”。这种趋势无疑将会迫使俄罗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升级反制力度,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前景

  另一方面,美西方持续升级对俄遏制力度,使俄罗斯与美欧和乌克兰的关系深陷极度危险的安全困境。在这种互信严重缺失的环境下,任何一方都处于安全受到威胁的高度焦虑状态,冲突升级和外溢的风险随之增加,欧洲安全秩序的恢复和重建困难重重。

  “今天能在兰州欣赏到我们的传统秦腔文化,欣赏到传统八大样板戏,感到非常开心。我带孩子来专门欣赏秦腔,感受一下传统年味。”兰州市民徐晓君说。

  ——乘势而上抓落实,推动经济在年初稳步回升。

  在打击违规违法行为方面,在农历新年7天期间,治安警察局持续打击的士违规、白牌车、噪音,以及有关烟花及爆竹的违规行为。期间共检控16宗的士违规行为;打击白牌车行为,合共检控3宗;打击违规燃放或售卖爆竹、火箭及烟花等行为,合共举报1宗;接获155宗噪音投诉,其中对79宗作出劝喻处理。

  根据《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过去一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

  “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是盐城崭新的城市品牌、醒目的形象特色。”周斌表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盐城将做足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生态、绿色宜居四篇文章,持续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系统谋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全方位展示盐城的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路。(完)

  绿色低碳与现代工业体系相辅相成,没有先进制造业作根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盐城产业发展层次明显提升,“5+2”新兴产业体系以及23条重点产业链更加契合盐城发展实际,该市先后引进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正在加快推进一批支撑力度强的重大项目。2022年,盐城钢铁、新能源产业和晶硅光伏产业链开票销售突破千亿元。得益于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2022年盐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增幅列江苏全省第一。

方家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