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外需回暖“加热”中国出口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10 04:09:38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李晓喻)据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5月中国出口额约2.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大增11.2%。这个增速不仅远超4月的5.1%,也是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从3月同比下降3.8%,到4月恢复正增长,再到5月增速一举跃升到两位数,中国出口最近几个月加快回暖。今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额达9.95万亿元,同比增长6.1%。

  中国出口向好,得益于全球贸易整体恢复。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这些数据相互印证,折射出全球商品贸易整体处于修复态势。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称,周边经济体出口业绩向好表明外部需求保持稳健。

  在外需复苏情况下,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大部分有所改善。前5个月,中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3.5%,对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出口同比增长3.6%,增速均比前4个月加快;对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出口降幅则从前4个月的1.5%收窄到0.7%。

  同期,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7.9%,增速也比前4个月加快。

  优势产品热销也给中国出口提供支撑。据官方数据,前5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4447.3亿元,同比增长25.5%;汽车出口3297亿元,同比增长23.8%。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表示,目前中国集成电路、汽车、船舶等机电产品出口保 持强劲增长,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出现明显反弹,海外制造业复苏对中国中间品出口构成拉动。

  汪涛认为,今年初至二季度以来,外需持续复苏支撑中国出口表现,且出口环比增长动能比较平稳,可能推动今后整体出口持续复苏。

  不少企业也看好今后出口前景。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81.6%的受访中国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

  不过,今后中国出口仍有不确定因素。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总体前景乐观,但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中断仍然是影响贸易趋势的关键因素。航线中断,特别是与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安全问题有关的航线中断,以及气候对巴拿马运河水位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航运成本上升、航行时间延长和供应链中断。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指,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升贸易成本和贸易风险,也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干扰。

  近期,欧盟密集对中国电动汽车、风电、光伏等相关产品和企业发起歧视性调查,导致中欧经贸摩擦风险不断上升。

  <strong>四成报喜,能源产业链走强</strong>

  “近2万根导线是动车组的神经,必须做到各归其位,万无一失。”高级技师胡俊祥指着车体内密密层层的线路对记者说。

  1月13日,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唐兵在上海两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东航今年的工作目标是要实现盈利。此外,唐兵乐观估计2023年全年,国际航线旅客恢复量预计达到2019年的50%至60%,初步预测具体一季度恢复度15%至20%,二季度恢复度40%至50%,三季度恢复度70%至80%,四季度恢复度80%至90%。“当然,我们也希望这个恢复过程更快、更强劲。”

  据了解,2017年于佛罗里达州迪士尼乐园落地的“阿凡达”主题景区,由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亲自参与,开发建设经历近6年时间,造价达5亿美元。

  本报讯(记者 曹政)市发改委、市商务局1月30日联合对外发布《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51项改革任务打通痛点堵点,其中包括规范商圈外摆经营等内容。针对本市商业外摆的经营方向,相关部门昨天进一步明确,商业外摆不是“地摊儿”,主要满足群众休闲消费、品质消费的需要。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公安局黄岗梁派出所所长 李云峰:那你给我描述一下你那块身边都有啥?

王介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