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就业丰富生活 江西余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魅力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8 07:15:23

  中新网江西余干6月16日电 (吴鹏泉 叶伟)制作琴杆、打磨琴筒、去脂蒙皮……仲夏时节,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民族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匠师傅们在操作台前忙碌着,桌上整齐摆放了各种各样的乐器组件。

  “我们制作的是‘干胡’,属于二胡的一种。”该公司董事长张仕先介绍说,“干胡”制作严谨,部件大到琴筒、琴杆,小到弦轴、琴码,都要精琢细磨,“你看,师傅们一手端着刨子在刨,其实另一个手还要不停转动木头,这样才能保证琴杆每一寸都光滑、平整,出音才能精准。”

  历经数十载发展,上述公司产品已扩展至14大类200多个品种,年产规模可达3000多万元,解决就业岗位50余个。2023年,当地官方将“余干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申报成为上饶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孩子在上幼儿园,每天需要接送,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该乐器公司员工程亚婷说,公司有些岗位是专门为“宝妈”设置的,工作无需打卡,方便照顾家庭和接送小孩。

  地处鄱阳湖畔的余干,是江西18个古县之一,素有“江南名郡”之美誉。近年来,江西余干依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加强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魅力。

  一把剪刀、一张纸,手指翻转间,一幅幅图案惟妙惟肖,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近日,在余干县文化馆,一场以“传承非遗剪纸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剪纸培训活动开展。

  活动中,剪纸艺师、余干县知联会理事何霞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介绍了图案的设计、选择、折叠和裁剪技巧等。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剪纸这门艺术,更能领略文化艺术之美,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剪纸培训活动的当地民众吴细姣如是说。

  “保护好、传承 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余干县文广新旅局局长、九三学社余干支委会主委蔡美芳说,该县将不断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持续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魅力。(完)

  记者19日采访获悉,作为新中国首个甲级体育场,重庆大田湾体育场的焕新回归是一项较为全面的综合保护工程,其背后,还凝结着遵循文物保护“真实性、整体性、延续性”的共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我们选对了方向,搭上了国家产业升级的快车。”作为团队负责人,高培刚带领团队先后开发北斗芯片10余款,这些芯片在测绘行业、无人机行业和汽车电子等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22年,上海市进出口占全国外贸比重微降0.4个百分点至10%,居各省市第四。其中,出口1.71万亿元,增长9%,占全国出口的7.1%;进口2.48万亿元,下降0.5%,占全国进口的13.7%。

  官方消息指,2022年,内蒙古实际使用外资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6%,增幅高于全国约52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约44个百分点。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徐学渊在致辞中表示,半个多世纪来,中美交往日益密切,利益深度交融,但中美关系却在重新滑向渐行渐远。已经成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中美经贸关系的作用受到弱化,摩擦冲突频发,并向结构性、战略性层次延伸。

  本次展览汇聚了叙利亚9家博物馆的精美文物,同时特别选取了敦煌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西安碑林博物馆等3家国内文博机构的部分藏品共同展示,展品数量达198件(组),分为“初音与曙光”“信仰与永恒”“崩塌与机遇”“古典与炼化”“丝路与传承”五大部分,旨在为观众进一步解读叙利亚文明,从不同角度彰显亚洲文化地缘相近、文化相亲、和而不同、和平相处的特质。

蒋淑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