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聚集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18 06:19:29

  ——重大疾病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发挥人才、平台、技术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

  在江西赣州,一场推动千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浪潮正在蓄势而起。生物医药这一洋溢着科技光芒的产业,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汇聚于此,蓬勃发展。

  12月12日,在章贡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集中签约39个项目,总投资112亿元,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宠物产业等领域,为生物医药集群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一个个生物医药项目签约落地,是各方抓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大契机,也是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发挥人才、平台、技术等创新能力,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等五链的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自2023年3月正式获批以来,聚焦解决我国新药创制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低、创新链产业链脱节等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基础应用转化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凝聚引育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产业转化人才、管理服务人才,打造突破性、引领性、平台型为一体的顶尖创新药物研发与人才聚集高地。

  聚集高端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距今5个月前,2023赣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暨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与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9位院士、120多位生物医药领域杰青等知名专家学者齐聚赣州,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启动了实验室的建设。

  实验室作为目前江西生物医药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汇聚了全国生物医药领域顶尖专家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由陈志南院士担任主任,李红良教授担任执行主任,杨宝峰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并由20名两院院士共同组成学术委员会。此外,还有20余位国家高层次人才积极加入实验室建设,形成了500余人的科研团队。

  为了更好聚集人才,实验室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建立了完整的创新研发人才体系,创新采用“政府用人、院校上编、企业发薪”的合作引才模式,到2023年,实验室新招聘全职落户赣州的博士就有50余人。“未来3至5年内,我们要以更加优越的条件、更加开放的政策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设和形成1500至2000余人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集聚高地,以人才力量为医药产业加快创新提供重要保障。”实验室执行主任李红良如是说。

  打造科技平台,提升支撑能力

  目前,实验室将投入强大的硬件保障,包括计划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配套国际顶尖的科研仪器设备超10亿元,建成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链条最全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与产业化基地。现已建设国家级平台6个,省市级平台达10余个,包括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动物模型研发与应用平台、病理学与影像学研究平台、药物与生物试剂研发平台等一系列高精科研平台,形成了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科研平台创新格局。实验室的核心战略平台——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0000㎡,总投资达5.6亿元,打造成服务于人民健康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国之重器”,即将正式投入运行。

  做大创新平台,强化要素支撑。实验室通过搭建现代化、高效能的实验室平台,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创新体系,展现科研实力

  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是生存之本。实验室勇于打破固有思维,重塑研发理念,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机制,建成国际一流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新药研发-转化应用”创新与转化体系,大力推进创新药物、高端生物试剂、医疗器械、宠物大健康高端产品的产业化建设。

  目前,实验室自主研发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心肌肥厚等疾病7个人用I类新药,治疗心衰、糖尿病等8个宠物I类宠物新药以及100余种宠物食品,开展研发体外诊断、细胞分析、试剂盒等生物试剂产品3000余种,承担国家及省、市级重大科技任务10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0余项。

  加强产业合作,汇聚发展合力

  从9月8日生物医药项目集中签约,再到12月12日的生物医药项目集中签约,一个个生物医药项目的签约落地,充分体现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创新平台集聚效应。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内驱力,也是当前很多企业遇到的瓶颈。然而,企业对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广阔平台等资源的需求正与实验室的优势高度匹配。一方面,实验室团队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解决方案等多方面支持,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智囊团”。另一方面,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实验室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科研创新平台,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多方合作,为企业提供了与多方资源对接的广阔平台,助力企业获取人才、政策、资金等资源支持。此外,实验室多年不断地科研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企业可以借助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应用,加速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人才来了,科研有了基础;平台建了,发展有了支撑。实验室依靠完善的产业链条,带来了人才、技术、 资源,带动了一批批项目孵化、成长、壮大。吸引了中国医药、京业汇、优势资本、恒瑞医药、威高集团、海尔医疗等数十家龙头企业落户,成功形成了一个以实验室为核心、龙头企业为支撑,创新活跃、链条齐全、要素充分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验室俨然成为了赣州生物医药产业的一颗明珠,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环节。

  此外,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表示,“丫丫”进入了老年期,其生理机能会不断下降,所以在饮食方面要给它提供更易吸收和营养均衡的食物;还要密切监测它的活动、体重、进食量等反映身体状况的健康指标。

  “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钊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收入大多用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和资助青年学生,“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

  此前,深圳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今年产业增加值将突破650亿元。这也使得深圳今年有望在3万亿台阶上进一步突破。

  这种传统也得到了传承。别人家孩子小时候同学聚会是去踏青、逛公园,锦州孩子从小学开始,同学聚会就是海边烧烤。有人带炭,有人带炉子,有人带串儿,有人带佐料,分工配合,革命友谊从小就在烧烤中建立了。所以,在外地上学工作的锦州孩子回到锦州,跟同学的聚集地永远都是烧烤店。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8%,衣着价格上涨0.9%,居住价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0%,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5%。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13.5%,粮食价格上涨1.1%,猪肉价格上涨4.0%,鲜果价格上涨5.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1-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

  此前,教育部曾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续促进高校招生入学机会公平。通知还要求,严查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虚假学籍等违规情况,严厉打击“高考移民”。

倪俊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