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财经】中国经济“新意”不断,“热流”涌动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7 14:40:55

  中国日报网12月7日电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既有层出不穷的“新意”,更有源源不断的“热流”,亮点频现、企稳回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整体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新意”不断

  2023年中国经济“逆风前行”,增长动能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其中,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茁壮成长。前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快于全部投资8.2个百分点。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连续3个月回升。太阳能电池、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2.8%、59.1%、34.5%。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创下全球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4个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实现在望。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方普遍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将贡献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三分之一。

  “热流”涌动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需求不足,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数据呈现积极变化,超预期表现有力提振了国际市场信心。

  今年前11个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145列,发送货物174.9万标箱,货物运量创新高。中国今年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200亿件,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中国海洋生产总值7.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前十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同比增12.6%、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超23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增长14.4%……一个个“热力十足”的数字折射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信心,也坚定了外资“看多”中国的决心。

  同时,在上个月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较上届增长6.74%。6年来,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印证了外商外企继续看好中国、投资中国的趋势没有变。

  12月2日在北京闭幕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更是“一位难求”,中国为世界打造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让供应链变成“共赢链”。据不完全统计,这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共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

  “加仓”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最新数据的发布,国际机构纷纷投下“信任票”,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11月2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经济展望报告,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5.2%,高于上次预测的5.1%。此前11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中国经济2023年预计将增长5.4%,2024年将增长4.6%,相比10月的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瑞银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指出,2024年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将延续复苏趋势,预计2024年居民实际收入将继续好转,推动消费增长。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等商业机构也纷纷“跟进”。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境外机构持债 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10月份增持近400亿元,预计11月增持量有望达到2500亿元。中国债券市场展现出了较强的投资吸引力。

  众多跨国公司高管也在今年“扎堆”访华,他们普遍表示,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未来他们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

  38岁的郭英辉老家在贵州遵义,10多年前跟随老乡一起来到佛山工作。贵广高铁开通前,他们过年回家的方式就是骑摩托车,从龙江出发,经肇庆入广西,跨过黔东南北上遵义,全程1200公里,三天两夜。

  崔永辉:“继续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造,推动港口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厦门的底层优势,着力推进跨境电商、离岸贸易、服务贸易等模式创新发展,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积极探索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

  成功入职后,姚蔚铭感受到这份工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大的实用意义,“比如平常我们运动时喜欢穿速干衣,它的主要材料是聚酯纤维,但是在大家的传统印象里,聚酯纤维是不吸水不吸汗的,怎么会选用它呢?这是因为聚酯纤维具有排湿性,这时候就需要纺织化学工程师再往里面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来改善它的吸水性以达到速干的效果。”

  在党建联盟的筹划下,三个村还新组建了3支机械化生产服务队,配备大型播种机、收割机,种产全部机械化作业,2021年为3个村94户农户整耕农田4000多亩。

  “新型研发机构提倡的是以科学家为中心,是‘科研特区’,是对传统研发机构的有益补充。”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伍建民说,“‘敢为天下先’是中关村与生俱来的气质,始终走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中关村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要素在这里聚集。”

  <strong>养老机构做到关口前移</strong>

蔡志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