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迟日大委员:加快涉外人才培养 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

来源: 36氪
2024-06-08 02:25:45

  中新网长春3月2日电 (记者 郭佳)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监事长迟日大在长春接受采访表示,中国应加快涉外人才培养, 以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更好地应对国际经贸摩擦。

  作为一名律师,过去几年,迟日大一直十分关注中国涉外法治工作,今年也不例外,九个提案中有两个涉及涉外法治工作。

  迟日大表示,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中国现有立法尚未形成完善的布局,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能够满足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及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的实际需要。

  迟日大建议,首先要尽快填补中国涉外立法空白,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按轻重缓急执行立法规划和工作计划,尤其是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

  迟日大建议,从执法和司法系统内部选拔一批有潜力的人才进行重点培训,定期组织培训,完善选拔、使用、管理和交流机制;加强政企校联合,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产学研用一体发展;整合国内外具有专业优势的高校、律师事务所、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打造联合培养平台,增列专项培养计划,共建涉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并给予资金支持。

  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之下,占据经贸纠纷解决高地的涉外仲裁在涉外法治体系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迟日大建议,鉴于涉外仲裁人才的重要性,建立全国性的涉外仲裁人才库,将优秀的涉外仲裁人才纳入库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为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提供人才推荐和咨询服务,促进涉外仲裁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使用。(完)

  落实中央精神,各地积极作为、真抓实干,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兔年春节后没多久,忙于生计的张小平夫妇已经带着老三返回广州。虽然刚分开没多久,夫妻俩还是隔天就会给孩子打一次视频电话,听他们用稚嫩的童音说起这两天吃了什么、玩了什么。

  <strong>免费试用连环计</strong>

  此外,有专家指出,从一孩到三孩,大到在全社会重新形成对生育价值的认识,小到相关社会化服务供给,都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经历了从几乎没有到有的过程,本身就具有积极意义。”杨凡表示,相关举措的力度和作用是逐渐增加和显现的,让更多人感受到生育成本减轻进而改变生育意愿,也需要一个过程。

  与此同时,劳动者的权利意识逐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与时俱进。“公司有食宿吗?伙食怎么样?”“保险怎么交?公积金有吗?”“平时加不加班?节假日怎么休”……除了工资报酬,求职者对工作待遇的关注范畴更加广泛。一些“软条件”欠缺的用人单位,自然在“抢人大赛”中缺乏竞争力。

  “在新城堡村旅行是最动人的回忆之一。”这是葡萄牙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对这个葡萄牙古老村庄的评价。新城堡村位于葡萄牙布朗库堡区丰当市,地处加尔杜尼亚山脉。从郁郁葱葱的山顶俯瞰村庄,诸多由花岗岩建造而成的哥特式建筑绘就一幅静谧而又美丽的画卷。

张雅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