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中国经济增速目标为何仍为“5%左右”?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1 04:22:37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李晓喻)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在“5%左右”,与去年目标一致。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安排是在“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平衡,背后有多重考量。

  其一,稳定经济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在回升向好的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难题。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还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抑或是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居民收入,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

  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所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发展,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然后再看增量是否实现了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率提高、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减少等。

  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也是稳定预期和信心的需要。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国这一目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属于较高水平,是向海内外发出明确信号:中国仍然有能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仍将扮演拉动全球经济主要引擎的角色。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作为“指挥棒”,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比较积极的水平,将带动各领域经济政策也积极进取,这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定调一致,有助于切实提振全社会信心。

  其二,与长远目标相衔接,不把压力推后。

  虽然“十四五”规划中并未设定五年GDP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但考虑到中国计划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每年经济增速仍需保持在合理区间。

  董煜认为,“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考虑到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经济潜在增速提出的要求。前期力争实现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可避免压力推后,尽可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赢得先机。

  其三,实现目标有基础、有能力。

  在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背景下,去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5.2%,在全球表现突出。消费回暖,进出口总值稳中有升,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回升,这一系列积极迹象为今年经济继续向好奠定了基础。

  新增长动能也日益发展壮大。当前,中国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远超整体水平,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不断提升。

  宗良称,尽管存在种种挑战,但中国经济有利条件仍然多于不利因素,有底气实现5%左右经济增速。“左右”的提法,又扩大了市场对于经济增速“可接受度” 的弹性。

  2021年,一家酸笋企业敲开了梁嘉慧家的大门。“现在螺蛳粉成‘网红’了,大量产品销往海内外,要求原料的标准化生产。他们(企业)想要一台能均匀切出每根酸笋的机器。”梁嘉慧说道。

  在张绿林的2000多亩油菜地里,几乎看不到工人,田边建有苗情监测设备和物联网传感器。“从耕地、播种、施肥到收割,全过程采用机械化作业,现在平均每亩地用工只有0.3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张绿林介绍,这里的油菜地还是“院士示范田”,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专家可通过安装在田头的设备远程实时查看油菜的生长情况,了解油菜地的环境数据,包括气温、风速、雨量、土壤湿度等。

  凭着一股“吃得苦、耐得烦”的牛劲,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肖安军硬是闯出了一条标准化养殖的致富路,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如今,肖安军的养殖场肥牛存栏已经达到500头,纯收入达80多万元,直接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依托肥牛养殖务工每年户均增收5万余元。

  巡航船上,执法人员充分运用“海事之眼”程序、智慧海事系统等科技信息手段,精准定位巡航检查对象,检查沿途船舶AIS信息和VHF值守情况,清除影响通航安全的碍航因素,强化对“四类重点船舶”的安全监管。随船人员还对辖区内无线电秩序和信号覆盖情况进行了核查。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春节,国内旅游收入实现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疫情防控和促进消费政策全面拉升城乡旅游消费预期,强力释放了产业复苏信心。美团外卖数据显示,春节返乡与外出游玩的流动热潮,带动异地消费快速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76%。“复苏”在小城热度不减,春节旅游外卖的“开门红”给商家们接下来这一年的经营注入了强有力的信心。

  在交流环节中,参与调研的各子课题组代表与上海科创办就如何更好推动上海科技创新展开探讨,围绕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和科创人才的支持力度、民营企业的创新资源整合利用能力、颠覆性技术的创新主体培育、营商环境优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等进行交流。

陈俊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