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细菌吃塑料”或助力缓解全球塑料污染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10 08:16:47

  中新网北京5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微生物学研究论文称,一种嵌入微生物的塑料在与土壤接触后能迅速降解。这种细菌孢子在塑料使用寿命期间会保持休眠,但会在不使用后苏醒并帮助降解塑料。这项被形象称为“细菌吃塑料”的有扩展潜力的技术,将有望缓解全球塑料污染。

  该论文介绍,热塑性聚氨酯这类塑料广泛用于手机壳、鞋、汽车零部件等产品。不过,目前聚氨酯没有回收流,大部分最后都成了填埋垃圾或是在使用寿命结束后渗入了环境中。开发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的传统方法通常会牺牲这种聚合物的机械性能,所以很难实现工业化量产。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和第一作 者、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Jonathan K. Pokorski和Han Sol Kim与同事及合作者一起,通过嵌入能降解塑料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孢子,开发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商用塑料聚氨酯。经过研究人员的工程改造,这种细菌能耐受生产塑料所需的极高温,最后得到的孢子能在135°C的塑料加工温度下几乎完全存活

  在模拟环境中废弃后,暴露在堆肥的特定营养物中可启动这种塑料的快速生物降解。论文作者发现,掺入孢子能在5个月里实现90%以上的塑料生物降解,还能让塑料的韧性比没有孢子的热塑性聚氨酯提高约37%。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含细菌孢子的聚氨酯或能取代传统的不可回收热塑性聚氨酯,成为一种有环保潜力、机械韧性强且可快速降解的选择。(完)

  随着中国有序恢复公民出境旅游,出境游持续升温。多家航司加密部署国际及地区航线,一些国家对中国游客发出“隔空”在线邀约,欢迎中国游客到访。

  在双堆村白首乌推广示范基地,开始推广“白首乌—玉米—大麦”高效立体多元多熟种植模式,开展熟化应用科学使用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治关键技术,并利用小型机械开沟起垄、播种、打药、收获。三港村大力推行“公司+核心基地+家庭农场+白首乌”的新模式,全村有近一半的耕地面积流转出来种植白首乌,村民们将土地流转出来后进入基地务工。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存在供需两方面的原因。供给方面,前期部分养殖户存在过度压栏和二次育肥等行为,近期猪肉价格连续下行,一些养殖户对猪价前景预期转弱而加速出栏,年底前市场上生猪供应显著增加。需求方面,当前仍处于疫情感染多发期,餐饮业面临一定影响,猪肉消费需求较往年同期偏低。以上因素导致当前市场上猪肉供大于求,价格下行压力较大。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1月13日电(记者 张燕)12日,2023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在重庆召开。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在会上分析市场趋势称,全球汽车市场进入新能源增长期,新能源将成为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突破口。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广物集团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广东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控股公司,广物集团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主营业务为商贸与物流,能源化工产品制造,产业园投资、运营与管理。易事特目前主营业务涵盖智慧电源、数据中心和智慧能源三大板块。

王嘉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