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分布范围已探明 提取文物928件套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14 12:17:11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国家文物 局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开展了三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探明了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获取了沉船所在海域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征,初步掌握了沉船遗址部分区域和重要位置的地层堆积和埋藏情况,基本明确了沉船时代和保存现状,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制订和总结了多项深海考古调查的技术规范、策略要求和工作流程。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加强与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的协作,践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共识,按照“大考古”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后续的考古、保护、研究阐释和展示利用等工作,更好的揭示中华文明海洋特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贡献中国案例。

  2017年,在试验性应用航次完成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启动“蛟龙”号整体性能技术升级。全面大修历时一年多,“蛟龙”号共完成载人球壳结构全寿命监测等9大类技术升级。

  “熟悉的年味,又回来了!”1月初以来,广东江门各地的迎春花市、集市等陆续开放,满足当地群众逛花市、买年花、赏年桔、购年货、尝美食的消费需求,充满浓浓年味。

  这些年,韦东还发动派出所、车站、护路办等单位的同事、朋友为沿线的困难民众捐款捐物。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9/77/4496998253600482689.jpg" alt="" />

  广汽埃安工程电力系系长高范铭介绍,公司在2022年底建成并投运自研电池中试线项目,投产后每月实现电能替代电量约10万千瓦时,预计每年可节约能耗成本约175万元。

  “我们提前组织乘务员将车厢装扮一新,贴上吉祥兔窗花、‘福’字、拉花、中国结等装饰品,积极为旅客营造浓厚的新春气氛。”该车队党支部书记伍辉利说。活动最后,列车工作人员和车厢旅客一起拍照留念,共同祝愿祖国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钱重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