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降价!“以前论克卖,现在按斤卖”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9 23:41:2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最近,又到蓝莓上市高峰期,然而曾卖到数百元一斤的蓝莓,价格却迎来大“跳水”。

  200元一斤到如今8元一斤

  “以前论克卖,现在按斤卖”

  每年5月到6月,四川蓝莓大量上 市。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今年蓝莓价格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低位。

  6月4日,在四川西昌市长安农贸批发市场,蓝莓价格普遍在10至20元一斤,最低仅10元一斤,也有部分蓝莓卖到30至40元一斤。市民陈女士讨价还价后,甚至以8元一斤的价格购买了2斤蓝莓。她表示,年初蓝莓刚上市时,她曾买过100元每斤的蓝莓。“没想到才过两三个月,就这么便宜了。”

  不仅顾客觉得便宜,种植户也感叹“今年蓝莓价格不乐观”。西昌蓝莓种植户谌立英介绍,几年前,她种植了60亩蓝莓,最高曾卖到200至300元一斤,但今年最高售价仅80至90元一斤,最低仅能卖8至9元一斤,“以前论克卖,现在按斤卖,价格已跌到了原来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十几分之一。”

  据悉,国内各产区的蓝莓价格行情差异较大,每斤从几元至几十元不等,市场价格悬殊主要与品质、品种直接相关。与往年相比,全国蓝莓的价格逐渐走低,目前价格已经创下近年新低。

  价格为何下降

  据了解,蓝莓价格下降主要是受产量、上市季节、天气的影响。

  成都市大邑县是四川蓝莓主产县之一,大邑县安仁镇金谷域澳洲庄园的负责人周彦彤表示,蓝莓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与蓝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有关。她观察到,这几年除了大邑县以外,周边区县的蓝莓种植基地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如今,四川全省蓝莓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亩。

  另外,今年特殊的天气,造成四川蓝莓价格进一步下降。“今年5月以来,四川各地温度持续较高,蓝莓快速转色成熟。但是这种气候下成熟的果子甜度不高,也影响了价格。”董顺文说。

  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

  国产蓝莓发展快

  我国爱吃蓝莓的消费者不少,过去5年,我国蓝莓消费量增长约40%,但人均蓝莓消费量与部分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据《中国蓝莓市场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2.63公斤,而中国仅为0.26公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晔预计,我国蓝莓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市场潜力巨大。

  来源: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萌 摄

  据悉,去年以来,我国蓝莓市场进口供给减少、国产供给增多。2023年底,由于雨水较少和气温较高,国产设施蓝莓尤其是云南地区的早熟品种提前至11月成熟并上市,相比往年1月至2月的上市时间大幅提前。加上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国际市场蓝莓出口量大幅下降,比如,蓝莓生产大国秘鲁,其蓝莓对美国出口减少65%,对欧洲出口减少54%,对中国出口减少38%。在国际供应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国产设施蓝莓推动价格显著下降殊为不易。

  目前,国产蓝莓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种植区域从最初的10个省(区、市)增加到27个,栽培面积从最初的10公顷增长到目前超7万公顷,年产量超50万吨。国内蓝莓种植目前仍然处于“高盈利阶段”。以云南产区为例,种植第2年即丰产,产值最高可达每亩15万元,去除管理、采收等成本后,每亩收入可达7万元至8万元。赵俊晔表示,消费市场对小浆果的强劲需求,推动了国产蓝莓产业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常福强

  腾格尔、钟镇涛、GAI周延、林峯、阿云嘎、曾小敏、周柏豪、炎明熹、陈思思、伍珂玥等老中青三代实力派艺人加盟,让湾区春晚未播先火,#广东卫视湾区春晚官宣定档# #湾区春晚火热录制中# #腾格尔现身广州录制湾区春晚# #林峯现身湾区春晚#等相关话题提前抢占微博、抖音、快手热搜榜,让网友对这场充满大湾区风味的新春文化喜宴的关注和讨论度持续飙升。

  一是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呈总体缓解态势。12月初至12月26日,重庆东南部、贵州北部和东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云南东部等地有特旱。12月27-29日,西南、华中南部以及华南北部等地出现5~25毫米降水量,有效缓解了旱情。12月31日,西南地区中部和东部等地仍有中旱和重旱,其他地区气象干旱基本解除。

  实施“巴西生物技术计划”

  北京一名基金经理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现在基本确定春季躁动已经开展中,元旦以来,从整体数据上看虽然指数普涨,内外资主力合力助涨确实振奋人心,但是两市成交并未明显放大,资金还是偏向权重、成分股,赚钱效应并未明显扩大,这都将影响春季躁动的高度。“一年之计在于春”,基金经理的密集调研也是为春季行情的展开做好侦察。

  中午12时40分左右,由香港中港码头驶来的入境客船顺利停靠深圳机场码头,边检人员第一时间为旅客办理入境手续。

  盘点中涌现的新词语,既反映社会新风尚,也折射出汉语的独特魅力。新奇有趣的网络流行用语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和惊喜,网民妙手偶得的灵光一现,成为全民广泛使用的风趣表达。比如“电子榨菜”,指吃饭时观看视频或聆听音频,这种场景下,音视频内容成为佐餐的“下饭菜”,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电子榨菜”。网络新词本质上体现的行为和事件也许并不算新奇,但透过这些流行的新鲜表述,我们能触摸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风尚,了解年轻人的心态和精神需求,也能深切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许多网络热词甚至早已走出国门,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汉语文化圈中广泛使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连接世界的一个窗口。

杨淑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