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民党“惨胜”的背后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07 07:31:23

台南凌晨两派人马爆发群殴 警员酒店前连开7枪动漫在线观看无修h,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曹冲 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 李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伊文]编者的话:“印度大选结果显示,‘莫迪品牌’已失去了一些光彩。”英国广播公司(BBC)这样点评刚刚结束的印度大选。印度总理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及其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虽然获得了人民院(议会下院)多数席位,但印人党赢得的席位相较此前两次大选大幅缩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称,这像是一场失败。“德国之声”发表题为《印度大选结果:莫迪虽胜犹败?》的文章,对印度执政党为何在此次选举中失利进行分析。对于印人党来说,这场大选既有“胜”,也有“败”,而在这背后,是10年来成就与争议并存的莫迪政府。

  亿万富翁云集VS数亿人依赖免费粮食计划

  《环球时报》记者2016年至2019年曾在印度驻站。在此期间,曾多次赴古吉拉特邦采访。从2001年到2014年,印度现任总理莫迪曾在该邦担任首席部长,而在他成为印度国家领导人后,就将古吉拉特邦的发展经验复制到了很多地方。

  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市,记者看到不同车辆行驶在双向四车道柏油路上,道路两边大型宾馆等高楼鳞次栉比。该市郊区的萨南德工业园区汇聚了各国投资建设的工厂。在一些连接不同城市的道路上,大型货车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这种景象在莫迪执政期间不断向印度全国扩散,无论是东北部的比哈尔邦、北部的北方邦,还是西南部的喀拉拉邦,以及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等,基础设施都日益完善。

  这是印度人民党(印人党)能在2014年和2019年大选中大获全胜以及在今年的选举中仍然“独占鳌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BBC称,莫迪的支持者认为,他能够获得第三个任期,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稳定的治理记录、连续性的吸引力、有效的福利计划等。在莫迪的治下,印度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尼赫鲁大学一位匿名政治学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驻印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莫迪政府对发展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视,推动“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等发展计划,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吸引了外国投资并推动了技术进步。

  英国《金融时报》列举了莫迪和印人党执政取得的经济成绩:2014年至2022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复合增长率平均为5.6%,高于很多经济体。在莫迪的领导下,公路、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激增,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引擎。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的数据显示,自莫迪上任以来,印度出现了建设热潮,自2018年以来,印度每年新增道路超过1万公里。

  印度政府经常夸耀自己成功让近10亿人上网。目前超过60%的印度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机。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该国数字交易额从2017-2018财年的1962万亿卢比增长到2022-2023财年的3355万亿卢比(1万卢比约合868元人民币)。《环球时报》记者此前在印度所住小区2019年安装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记者这一年办理手机卡时,已经开始使用自助设备注册购买,二维码已经普及到印度工作和生活的很多领域。

  与此同时,印度极端贫困人口持续减少,而中产阶级数量不断上升。据《金融时报》报道,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印度生活在极端贫困(每天生活费低于2.15美元)中的人口比例已从2015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12%。这部分归功于莫迪政府对最贫困人口的支持。有调查显示,目前印度有5.2亿人是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50万至300万卢比之间),高于2014年的3亿人。自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政府已采取措施改善公众健康和卫生,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设公共厕所的运动,婴儿死亡率也在稳步下降。

  不过,和经济相关的物价等问题也成为今年印人党在大选中失利的助推因素。印人党获得的240个议席远低于2014年的282席和2019年的303席。对于印人党的“成绩”,“德国之声”发表题为《印度大选结果:莫迪虽胜犹败?》的文章,称与前两次大选不同的是,印人党需要其联盟伙伴的支持,才能在拥有543个席位的印度人民院达到272个多数席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评论称,尽管莫迪将罕见地第三次连任印度总理,但印人党没有赢得人民院多数席位,这像是一场失败。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发现,印度物价不断上涨。在印度农村选民中普遍存在一种情绪,即普通人无法从印人党的政策中获益,该党只专注于发展符合其利益的核心城镇,而忽视真正普遍的民生问题。据《纽约时报》报道,多数印度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75%的人按照大多数标准都属于贫困人口,有资格获得政府旨在防止营养不良的免费口粮。

  印度企业的发展存在巨大不平衡。《纽约时报》称,印度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那些处于收入阶梯顶端的企业和人。位于孟买的马塞勒斯投资管理公司在2022年估计,从2012年到2022年,印度股市创造了1.4万亿美元的财富,其中80%归20家公司所有。

  对于印人党在此次大选中表现不佳,很多印度以及国际媒体也把失业问题放在原因的首位。据《金融时报》报道,CMIE的数据显示,在莫迪执政期间,印度失业率几乎没有变化,去年10月更是超过了10%,这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首次。2023年在印度15-34岁的人群中,失业率为45.4%。此外,在莫迪任内,印度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降至不到0.7%,低于很多国家。

  南亚问题专家龙兴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莫迪政府给印度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变化,但新德里的宣传可能夸大了其经济改革的实际效果。莫迪政府虽然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但在提升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方面效果不明显。此外,在印度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盲目发展高端制造业,忽视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后者对解决就业问题有重要作用。这样的发展战略导致就业机会有限,使得中下层民众获得感较差,与莫迪政府的宣传相比,有一定落差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一些选民认为该国给外界留下了两个大相径庭的印象:一个是全球经济强国,光鲜亮丽的亿万富翁云集;另一个则是数亿人面临黯淡就业前景和飞涨生活成本的国家,这些人不得不依赖政府的免费粮食计划。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印度储备银行前行长拉詹提醒说,印度经济增长一直不错,但必须正确看待。

    印度教徒的支持VS穆斯 林的恐慌

  印人党此次选举失利,与其在一些关键大邦的表现不佳关系密切。“德国之声”称,印人党在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共80个席位)只获得了33个席位,只有2019年成绩(62席)的一半左右,更低于2014年的71席,而这很可能影响了整个选举结果。

  据NBC报道,今年1月,莫迪在位于北方邦的阿约提亚市为极具争议的罗摩神庙举行揭幕仪式。1992年,同一个地址上的巴布里清真寺被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夷为平地。对莫迪来说,上述揭幕仪式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时刻”。印人党认为这将帮助该党和莫迪赢得印度教徒的青睐。然而,这在当地穆斯林中引发了恐慌,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而阿约提亚市所在选区最终成了印人党的折戟之地。

  对于印人党在第一大票仓北方邦的失利,不少媒体和分析人士将原因归结于莫迪政府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尼赫鲁大学印度思想研究所所长巴尔加瓦说,阿约提亚的选举结果是对仇恨政治的拒绝,普通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希望和平相处,不喜欢制造分裂。

  舆论普遍认为,莫迪上台后,印度国内政治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的高涨。在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的过程中,印人党巩固了印度教徒的支持,但在穆斯林中引发恐慌。《纽约时报》等媒体称,在莫迪主政期间,他一直突出强调该国的印度教特性。在印度国家层面上,莫迪和印人党利用了印度教徒对该国2亿穆斯林的仇恨,在与反对党的竞争中获得巨大优势。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莫迪在过去10年大力推崇印度教,给国内族群和睦相处埋下隐患。

    “邻国优先”VS“咄咄逼人”

  在今年的竞选活动中,莫迪通过宣传自己任内取得的外交成绩来吸引选民。在4月的一场竞选集会上,莫迪称在国大党执政期间,印度被认为是一个“弱小和贫穷的国家”,而现在全世界都见证了印度的声誉和地位在10年里有了大幅提高。

  诚然,莫迪和印人党上台10年来,印度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亲印人党的印度媒体《星期日卫报》列举了莫迪上台以来取得的外交成绩,包括实施“邻国优先”政策,曾在2014年和2019年邀请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简称南盟)等地区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参加他的就任仪式。莫迪2014年8月首次访问尼泊尔,这是截至当时印度总理17年以来首次对尼泊尔进行正式访问。2015年3月,莫迪首次访问斯里兰卡,这也是截至当时印度总理时隔32年后首次对斯里兰卡进行正式访问。莫迪外交政策最成功的地方之一是深化和扩大了印度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在过去的10年里,印度和美国之间还加强了互信。

  尼赫鲁大学上述匿名政治学教授认为,莫迪政府执政时期是印度的重要转型期,成就与争议并存。莫迪政府给国家带来的最重要变化之一是在全球舞台上将印度塑造成一个强大、自信的国家。不过印度Scroll新闻网认为莫迪政府的外交政策“咄咄逼人”且带来了复杂后果。文章称,印人党在2014年人民院选举中承诺,将“重启和重新定位”印度的外交政策,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并将新德里提升到其在多极世界秩序中“应有的”影响力位置。在2014年的竞选宣言中,印人党承诺与金砖国家和20国集团(G20)等多边机制加强合作。不过,过去十年来,印度与几个邻国的关系恶化,与一些地区组织的合作也陷入停滞。

  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出人意料地访问了巴基斯坦,但最初的和平姿态很快就被两国之间的跨境军事冲突所取代。印度与尼泊尔的关系在2015年受到考验,当时新德里因为不满加德满都修宪,在尼泊尔发生大地震后对该国实施物资禁运。印度与斯里兰卡以及马尔代夫的关系也时不时出现冷淡期。

  印度Scroll新闻网还表示,在2014年的竞选宣言中,印人党承诺加强与南盟的合作,但自2014年以来,南盟领导人峰会就没有举行过。相比之下,此前尽管国大党政府与巴基斯坦关系紧张,但还是保留了在南盟领域的合作。印度虽然与美国关系加深,却因为锡克教分离主义者遭暗杀事件与加拿大交恶。

    弱势政府,推进改革将面临巨大挑战

  6月5日,印度NDA推选莫迪为联盟领导人,组建新一届政府。莫迪或将于6月8日宣誓就任印度总理。莫迪在大选结果出炉后发表讲话,承诺将继续其议程,理由是印度选民对他的治理“充满信心”。

  不过,正如BBC议论的那样,印度此次大选结果显示,“莫迪品牌”已失去了一些光彩。他并不像其支持者所认为的那样不可战胜。《纽约时报》表示,莫迪不可战胜的气势被戳破了。

  龙兴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人党未能在选举中获得多数,导致莫迪可能面临领导一个弱势政府的局面。莫迪需要依赖联盟中的小党派来维持执政地位,这些小党可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部长席位的分配等。即使成立了联合政府,由于印人党席位不足,莫迪想要推动改革也会很困难,将面临反对党的掣肘。如果莫迪无法妥善处理与联盟内政党的关系,他的权力将被极大削弱。此外,历史上印度的联合政府经常不稳定,总理可能因联盟内部矛盾而被迫下台。

  NBC则认为,莫迪可能不会受到此次选举结果的严重影响,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也不会受到损害。他仍将是印度总理,但需要谨慎行事,以保持新组建的联合政府的团结。

责任编辑:张迪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