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90后”巧手制香包 端午祝福远走海内外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10 00:28:56

  中新网嘉兴6月7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端午临近,在江南多地,各式香囊、香包成了抢手货。连日来,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五丰村村民夏晓梅正在日夜赶工,抢在端午节之前,把这份“浓缩的祝福”发往世界各地。

  “历本袋是专属于小孩子的香包,老辈人借此表达对下一代人的祝福。端午快到了,本地的长辈急着寄给在外地定居或者工作的孩子,让远在异乡的孩子感受一下节日氛围。”夏晓梅说。

  她口中的历本袋,是桐乡本土版的香包。“历”代表“日历”,“本”代表“书本、报纸”,顾名思义,小香包中加入了报纸、日历的“墨香”碎屑。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让刚出生的孩童佩戴历本袋,以祈求健康平安的传统习俗。

  这两年,夏晓梅察觉到,自己制作的“土作品”越来越受外国人欢迎。

  最近,她一天最多能寄送上百个历本袋,且有不少订单发往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

  “海外订单大多是长辈送给在外读书、上班的小朋友和年轻人,很多人会选择历本袋、虎头衣、虎头鞋,搭配一整套寄过去,希望孩子能健康平安。此外,也有人把历本袋送给外国朋友作伴手礼,这是中国的手工艺品,他们特别喜欢。”看着自己缝制的历本袋,变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信物,夏晓梅十分开心。

  虽是“90后” ,但夏晓梅已经有18年手工“工龄”。

  她回忆道,小时候,奶奶制作的历本袋在当地远近闻名,自己从小跟着奶奶做针线活,耳濡目染便学会了刺绣。后来,老一辈人年纪大了,她便接过了这门手艺。

  如今,在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夏晓梅只能利用空闲时间缝制历本袋,忙得手脚并用。“每一个都是我手工缝的,复杂款要近十天才做一个,简单小巧的一天可以缝两三个。”夏晓梅说,传统的花篮、虎头、正方形款式最受欢迎,粽子、龙舟、卡通形象等新样式也有不少人喜欢。

  一枚加入了艾草、香料、中草药的香包,既可驱蚊避虫、提神醒脑,也在互赠中,传递着节日的喜庆与祝福。

  眼下,历本袋的火热,折射出当代人的过节新趋势。2024年端午前夕,民俗手工艺品花样不断焕新,艾草花束、卡通五彩绳、粽子玩偶……风靡社交媒体,“端午+创意”以更时尚的姿态融入了年轻人的生活。

  “除端午外,每年我都会做十二生肖历本袋,在销售旺季推出一些节日限定款。”夏晓梅说,在保留老底子款式和用途的基础上,她已开发了车挂、钥匙扣、装饰品、收藏品等多种形式的历本袋,让老手艺更有“新意”。(完)

  频繁出现的陷车让巡山的路途充满了不确定,“有时候带了10天的干粮,路上遇上雨天,一走就是半个月。”尼玛扎西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到最后饿得实在受不了,他捡来高原上的野牦牛粪,用纸卷起来,点着了当烟抽。呛人的烟雾入肺,感到阵阵恶心,“这会让人有一种饱腹的错觉。”

  这一席话,张宇航一直记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要把老百姓的事儿放在第一位。几年下来,全镇6127户常住居民的基本情况,他已经走访了解得清清楚楚。当地百姓夸赞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警察”。

  张鹏说,当时好多人劝他放弃。“但我更想坚持。”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660.7万人次,环比增长7.7%,比2019年同期下降27.3%,比2022年同期增长36.5%。

  我国蛋鸡行业市场容量较为广阔,父母代蛋种鸡需求量常年维持在1400万套至1600万套左右,商品代雏鸡蛋鸡常年需求量在11亿羽至13亿羽之间,商品代育成鸡年需求量约3亿羽左右,鸡蛋生产量约为2300万吨。2021年,全国在产蛋鸡存栏共计10.50亿只,平均单产17.65kg,同比下降0.34%。

  而园区的温室大棚里满目绿色,农技师们正忙着育苗和嫁接秧苗,为今年的蔬菜、水果种植开个好头,孕育春的希望。

吴东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