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蓄势 等待基本面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2 17:06:53

  核心结论:①2/5 以来行情是资金情绪推动的底部第一波反弹,近期A 股量价有所回落、指数震荡休整,市场逐渐转向基本面验证期。②借鉴历史,市场自底部反弹后会出现震荡休整,待基本面拐点确认后市场或再上新台阶。

  ③基本面验证后市场结构主线望浮现,中期看关注业绩更优的中国优势制造。

  回顾:近期A 股市场逐渐转向震荡休整。自24/2/5 A 股市场见底回升以来,直至4 月上证指数、沪深300、万得全A 等各大宽基指数连续三个月上涨,为A 股指数自2021 年下半年以来首次月线三连阳;此后A 股宽基指数的上涨势头放缓,市场逐渐进入震荡休整阶段,5 月上证指数最大跌幅2.8%、沪深300 最大跌幅3.3%。行业层面看,3 月前市场普涨轮涨,4 月以来地产相关权重板块补涨推升宽基指数表现。从更细分的个股层面看,同样可以发现A 股市场整体的赚钱效应在4-5 月已经开始分化,4 月以来A 股宽基指数的上行动力主要源自于相对少数的大市值标的,而数量更多的中小盘个股在4月以来已经表现趋弱。同时资金层面看,近期市场热度有所降温。

  定位:2/5 以来市场上涨性质是底部第一波反弹。自今年2 月以来A 股市场明显上涨,对于本轮行情的性质,2 月以来我们在《反弹的时空和亮点-20240217》等多篇报告里强调,A 股本轮2/5 以来的行情为底部第一波反弹,背景是市场调整显著、估值较低、且有政策及资金面的积极催化。本轮各大宽基指数的上涨时空已经与前述的历史上涨行情接近,可见由资金和情绪回升推动的行情上涨已较充分。就资金层面而言,本轮A 股资金净流入趋势能否进一步持续,仍需时间加以验证。此外,情绪层面来看,后续可能存在部分因素对市场情绪产生扰动。

  展望:基本面修复确认后市场望迎来进一步的明显上涨,中期看我国优势制造业望成为主线。以史为鉴,在第一波由资金及情绪推动的修复行情结束后,市场或将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的休整阶段。从历史数据看,随着市场进入第一波上涨后的基本面验证期,历次底部第一波上涨后的休整过程上证指数平均经历46 天(剔除2019 年),回吐前期上涨行情一半左右的涨幅。未来市场结束休整并进一步加速上行的动力或主要来自于政策落地和经济修复情况。结构上,本轮行情结构演绎与历史情况类似,过去底部第一波上涨期间市场往往呈现各行业轮涨的特征,受政策利好催化的行业通常有阶段性表现。

  随着市场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期,我们认为业绩支撑的中国优势制造有望成为中长期主线。近期公布的24 年4 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反映本轮经济修复进程里中高端制造的复苏更为强劲。从更长远的视角看,中国高端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强,未 来有望成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曙光。从需求角度看,新兴国家需求旺盛且对中国的依赖度较高,24Q1 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我国总进出口的比值从23 年的46.3%上升至46.6%。从供给角度看,中国高端制造的比较优势在于产业体系完整以及工程师红利,更重要的是,我国制造业已经从中低端制造逐步迈向高端制造,相关产业和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攀升。因此,在供给和需求双重优势支撑下,我国优势制造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责任编辑:何俊熹

  新华社记者在《一个国家的起飞 : 中国商用飞机的生死突围》一书中写到这样一个细节:在ARJ21的总装现场,只要吴光辉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报到他那里。就连一名普通的装配工人都知道,吴光辉从来都不会把问题推给别人,有情况找他,“是最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途径”。

  既然制裁没有解除,那就甭谈什么中美在香会上进行双边会晤。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现在该做的,绝不是想与李尚福见面时该说哪些词儿。奥斯汀更该做的,是想尽办法让美国政府解除对李尚福的制裁。

  2021年,梁建章与多位学者共同创办“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并提出了很多鼓励生育的具体措施,例如现金和税收补贴、房贷补贴等,引发了不少公众讨论。面对年轻人,“花式催生”的梁建章,似乎显得“费力不讨好”,他被网友冠以“催生办主任”的名号。

  近几天,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大雨一下,面粉涨价”,有人称,五得利面粉5月29日、30日、31日连续三天提价,一袋25kg的面粉涨了近20元。

  此外,此次降雨过程雨量大,截至5月29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达到35毫米,有11个省辖市降雨量超过30毫米,其中商丘81.3毫米、周口55毫米、驻马店48.8毫米。

  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角度看,未来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或许更多。从人事上看,外媒将此轮美国对华姿态变化解读为拜登政府内部对华“接触派”的功劳,认为常务副国务卿、主管对华事务的最高外交官舍曼在“无人飞艇”事件后推动中美关系软着陆上做了不少工作。而分管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兼“中国屋”负责人华自强更在3月就低调访华听取中方社会各界声音,实现两国工作层的面对面交往,这些是美国对华政策中相对理性、温和的力量。但近期舍曼和华自强先后宣布将在6月底退休和卸任,似乎预示着这股力量在新一轮对华政策班子调整中遭到削弱,而对华强硬的声音仍然强大,这给中美关系带来的并非积极稳定信号。

刘彦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