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的端午韵味:楚国槲叶包 今日端阳粽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0 19:38:51

  中新社郑州6月9日电 题:2000年前的端午韵味:楚国槲叶包 今日端阳粽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一千多年前,中国唐代诗人元稹用诗歌描绘了粽子的模样,这与当下中国大江南北民众食用的粽子相差无几。

  粽子,古称糉、角黍等,是中国端午节的时令美食。粽子起源何时,观点不一。随着考古揭秘,古代粽子的模样被世人所知。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槲包,撒红糖。雄黄酒,驱蚊螂。”这首流传于伏牛山区河南卢氏县的民谣,是当地端午食槲包习俗的生动写照,在当地,槲包亦称槲叶粽。

  品尝卢氏槲叶粽,或许还能邂逅2000多年前的楚国余味。2015年,考古人员在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八号墓发现了40个槲叶包裹,包裹内有水稻、粟等种子。考古人员认为,这些2000多年前的楚国槲叶包,有可能是粽子的早期形式。

  据信阳城阳城址八号墓考古队执行领队武志江介绍,该墓葬是一座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墓。墓葬随葬品丰富,有仿铜陶礼器、车马器、兵器、起居器及饮食器等,还发现了槲叶、水稻、黍、花椒、白芷、辛夷、梅、栗子等多种植物遗存,其中以槲叶包裹最为特殊。

  “墓葬随葬大量植物叶片包裹,由宽大的植物叶片层层包裹谷物种子后捆扎制成,呈厚圆饼状,直径10厘米至15厘米,厚3厘米至5厘米。40个较完整的槲叶包裹中,只有1包是带壳黍,其余为带壳水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室副主任蓝万里介绍,经鉴定,这些包裹的叶片是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子,叶背面未观察到绒毛,可能经过了处理。

  “得益于较高的地下水位所形成的特殊埋藏环境,城阳城址八号墓随葬的丰富植物遗存得以保存下来。”蓝万里表示,槲叶包主要被置于案上,应该是作为食物形式的随葬品,推测为粽子或是粽子的雏形,“这也揭示了墓主的饮食习惯——以水稻为主食,亦食用少量黍”。

  时光流转,楚国槲叶包的滋味我们不得而知。但以槲叶包裹食物的形式,至今在中国北方山区仍十分常见。

  如在河南伏牛山、桐柏山一带,有制作食用槲叶粽的传统。端午节前,山民采摘槲叶,去除叶背绒毛,裹上谷米、黍米、高粱或糯米,辅以红豆、红枣、花生、板栗仁、核桃仁等,用秸秆或草茎捆扎成扁圆柱形,煮熟后槲叶独特的清香与馅料融为一体,食用方式与粽子相同,这种食物在河南鲁山县称槲坠,在卢氏县名为槲包。(完)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8月3日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连续性强降雨后,许多水仍留在山区土壤里,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目前流量减小,还会持续性向下游汇聚,但洪峰已经过去,不会给下游造成像前几天那样的压力。

  海叔感觉,如果接下来谁能够组织一个类似规模的,有俄罗斯参加的,而乌克兰暂时缺席的国际会议,让国际社会听听俄方意见,也是不错的。只不过,因为北约特别是美国的态度,恐怕这样有俄罗斯参加的国际会议很难在短期内举行。

  程晓陶分析说,涿州如果在通知蓄滞洪区民众转移时,告诉大家,北拒马河上游洪峰流量达到6000多毫米/秒,是“7·21”的两倍多,可能大家的警觉性会不一样。此外,他补充,日本在向公众发布灾害预警时,还会制作避难转移图,细致到告诉人们,如果当地被淹,该去哪个避难所,一些路会被淹,走哪条路更安全。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甚至在日常公布给大众去学习,但国内在这一点上目前还没有这么精细。

  黄艳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蓄滞洪区内无序开发建设、“人水争地”的现象愈发严重,“如何统筹防洪安全与经济发展成为各地不得不直面的一道难题”。

  本次华北暴雨中,基础设施在面对极端天气时的脆弱性暴露无遗。电力、供水、交通、通讯,这些都是一个城市和村庄的生命线系统,一旦这些系统因灾瘫痪,居民生活将陷入极大困境。此轮暴雨中,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门头沟城子水厂的挡水墙被冲垮,配水机房进水,全厂停水,影响了门头沟区约15万户正常供水。北京西南部山区内的道路由于大多被山洪以及随之而来的泥石流和塌方冲垮,铁轨悬空。门头沟雁翅镇的几十位村民沿着清末的老铁轨,在步行几十公里后方走出大山。涿州市全域一度断水断电,沦为“孤岛”。

  其实,这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在今年早些时候,李辉出访欧洲,从乌克兰到德、法、欧盟总部,再到俄罗斯,没有一站是俄、乌代表同时在场的。

张冠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