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发展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需打破壁垒、推动交叉融合

来源: 房天下
2024-06-14 13:25:53

  中新网上海4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新和应用将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院长杨晖12日对记者表示,“面向融合,意味着我们需要打破学科、产业、技术之间的壁垒,积极推动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促进多元化创新。这需要医疗器械与装备行业的企业家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同时也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

  据悉,在2024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创新发展大会上,这位学者指出:“面向应用,意味着我们要关注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以患者为中心,解决医疗服务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技术只有真正落地,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据了解,2024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创新发展大会的主题为“面向融合 面向应用”,政府部门、高校、医院、研究机构、行业专家学者聚焦医工融合技术创新、基层医疗中的创新、慢病管理、临床转化应用等话题,展开探讨。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多认为,医疗器械技术创新领域将聚焦创新健康装备、机器人、脑机接口三大方向,聚焦“银发经济”和智能康养,以场景建设助力创新医疗器械发展,构建政产研学商为一体创新转化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更多医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中国食药促进会医院装备创新转化分会会长杨国斌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医疗器械和装备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智能建设、智能辅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果,有效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加速了医疗诊疗活动的进程和效率。据悉,中国食药促进会是国家食药监管领域的国家级协会。

  在2024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创新发展 大会上,“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协同创新项目启动,该项目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医疗应用等多方资源,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同期, 医用光学与眼健康智能诊疗技术与设备协同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大会上,“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工融合暨医学装备高质量管理实践基地”揭牌,旨在提升医学装备的管理与应用水平,促进学院教学与实际医疗需求的结合。医疗器械类校企合作教材启动编写,校方和企业方面致力于培养更多专业的医疗器械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案例,极大提升教育质量与实践能力。(完)

  与特斯拉的纯电动车单一路线不同,我国自主品牌车企新能源发展道路相对多元。比亚迪主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简称“插混动力”)路线,在两个领域均取得不俗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达186.24万辆,同比增长155.1%,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其中,插混车型销量约为94.62万辆,纯电动车型为91.11万辆。

  <strong>对2023年有更乐观的预期</strong>

  为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更好满足外经贸企业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市场需求,近日,商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更好满足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因企施策增强企业获得感、持续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方面部署举措,着力解决外经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strong>  六问:春运途中如何降低传播风险?</strong>

  当前,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吸引外资主引擎。2022年前11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560.9亿元,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26.1亿元。

  记者对比多家预制菜的保存方式发现,大部分预制菜都需要-18c°冷冻保存。记者随机点开一款月销售2万+的预制菜商品,其中的评价好坏参半,一些网友表示快递速度快,味道不错,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菜品有“腥臭味”“不新鲜”等。

陈信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