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深耕“华教”:培育中西文化交流者27年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23 21:08:57

  中新网温州6月22日电(周健)“在世界了解中国的过程中,海外华文学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把中文 课堂作为其中的一个交流窗口,师生们则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近日,西班牙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校长、西班牙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协会会长黄小捷受访时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华裔学生、西班牙学生们能学好中文,喜欢上中国,成为中西文

  黄小捷出生成长于浙江温州,与华文教育的渊源可以从她童年时说起。受担任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影响,黄小捷从小就对教书育人颇感兴趣,经常开设“家庭课堂”,给弟弟妹妹以及街坊邻里的孩子们上课。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州掀起一股“出国热”,黄小捷远赴欧洲,决心闯荡一番事业。

  与众多出海奋斗的华侨华人一样,黄小捷也得面对一切从零开始的局面。她一边学习语言,一边从事话务员、服务员等工作来维生。1997年,西班牙马德里华侨华人协会为了解决协会成员孩子们学习中文的需求,创办了一所面向华裔学生的中文学校,在该校校长的引荐下,黄小捷被聘为教师兼教导主任。

  “华文教育最重要的是解决语言问题,掌握西班牙语是融入西班牙社会的关键,而掌握中西双语能力还能为华裔新生代们带来就业等方面的优势。”黄小捷说,“我当时在心里默默许愿,一定要让这些华裔学生们把中文学好,成为出色的双语人才。”

  后来,马德里的华侨华人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满足他们学习中文的需求,黄小捷于2005年创办了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她谈道,“给学校起名‘爱华’就是‘爱我中华’的寓意,名字响亮好记。”

  在黄小捷的带领下,学校在西班牙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西班牙本土学生也被吸引而来学习中文。如今,学校共有4个校区900多名学生,其中,西班牙本土学生达300多人。在中文、西班牙语等语言类课程基础上,该校坚持将课程设置与中华文化要素相结合,先后开设了书法、乒乓等才艺兴趣类课程。

  “自建校起,学校就非常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黄小捷表示,该校长期开设中华知识大讲堂,为学生讲解中国历史、地理等知识,还经常举办中国文化活动,尤其是在中国春节期间,会组织学生参加马德里的彩妆游行,进行舞狮、打腰鼓等表演。“另外,我们积极参加当地社会活动,面向西班牙人定期开展中国文化讲座,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

  未来,该校将组织开展更多活动,譬如通过夏令营等方式,让更多华裔学生、西班牙学生领略到中国山河的美好风光。“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继续为华文教育添砖加瓦,让中华文化在海外代代相传。”黄小捷如是说。(完)

  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香港的医疗救治条件与众多发达地区不相上下,但为什么此前新冠暴发时病死率却这么高?其中一个原因,尤其是在疫情暴发早期,医院挤兑致使新冠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同时也影响了非新冠重症病人的及时入院和治疗。香港当时的疫情来得很快、很猛,威尔斯亲王医院病床占用率曾一度高达133%。其实,真正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病人并没有那么多,医院超负荷运转的原因是,疫情早期没有及时做好分级诊治工作。

  有评论指出,走小步,是秉持谨慎的科学精神,在防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不停步,则是要积极适应疫情新形势,发挥防控专业优势,主动作为。

  熊思东说,正因为医科院建设和运营成本都很高,尽管有必要建立医科院,但各个地方也应该保持头脑冷静,不能跟风式建设。“如果所有地方都去建设千篇一律的医科院,这件事也就失去了原有意义。”他说。

  据深圳大学医学部官网今年3月份披露数据显示,医学部2021年招生155人,2022年预计招生达200人。“深大医学院每年招生规模并不大,每个科室或医学专业很难形成大型医、教、研结合的队伍。”前述医生说。

  “另起炉灶或完全照搬国外医科院模式,都不可取。”熊思东认为,医科院的建设涉及人才结构、本土医疗资源、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各地差异度很大,要充分了解当地医疗需求,因地制宜建设医科院。“有些医疗基础比较弱的地方购买动辄上亿元一台的天价医疗设备,结果发现连基本运行仪器的技术人员都没有。这些医疗设备变成摆在橱窗里的展示品,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他说。

  王新宇教授表示,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本身是发现阳性感染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大规模聚集检测核酸,对于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从全球多地的防疫措施来看,通过核酸检测结合抗原自测的方法来发现阳性感染者同样有效,又可以节省下不少资源,或许值得借鉴。

陈慧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