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勘探作业完成

来源: 半月谈
2024-06-23 22:24:50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2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其大型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搭载中国自研“海经”拖缆地震勘探系统完成了珠江口盆地260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这是中国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勘探作业,标志着自主海洋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海经”是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套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以其超低频、高精度的三维地震采集能力,精准描绘出深水深层以及复杂地质结构的“ 3D立体图”,大幅提升中国在超深水领域油气勘探能力,填补了中国海洋地震勘探领域装备技术空白。

  此次作业位于珠江口盆地3000米超深水区块。区域平均水深2000米左右,最大作业水深3500米,勘探目的层最大埋深处5600米,打破了中国海洋三维地震勘探作业最大水深记录。“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载“海经”利用60天生产时间采集到40TB(太字节,1TB=1024GB)三维地震勘探数据,为落实工区地质结构、沉积充填和油气运移等基础石油地质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海洋拖缆三维地震勘探装备技术在能源勘探领域应用广泛,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此前世界上仅有三个国家具备此项装备技术自主研制能力。自投产以来,“海经”已在中国海域顺利完成5个工区总计6552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勘探。

  本次作业中,“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按照设计要求,将“海经”系统中10条超过8千米长的电缆依次布放到海水中,形成面积相当于1021个标准足球场的数据采集网,沿航线进行海面拖缆采集作业,在广袤的海面上如同“经纬线”一般准确划分出油气藏位置,实现中深层成像质量显著改善,特别是基底成像更加清晰、连续。

  中国海油勘探副总师徐长贵表示,此次作业完成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深水海洋拖缆地震勘探成套装备技术,为海上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装备保障。(完)

 <strong> 美国前副总统彭斯谈密件丑闻:不知道机密文件在我家里</strong>

  春节假日,市文旅局会同相关单位挖掘红色资源,创新丰富红色旅游的形式内容,提升红色旅游的叙事性、体验感。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8日电 据中牟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中牟发布 28日消息,中牟就网络举报雅圣思公司有关问题展开联合调查。

  2022年12月6日,李国忠在巡湖时发现梅花岛上有两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卷羽鹈鹕,随即上报。经专家确认,这两只卷羽鹈鹕装有定位装置,轨迹显示2021年冬天在长江流域活动,而这个冬天飞来衡水湖越冬。它们的到来,让巡湖员多了一份牵挂。

  节假日里,停车难、用餐难是全国景区的“通病”。

  春晚是新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在宜昌宜都市,歌舞、快板、楠管、杂技等形式多样的节目,热烈喜庆,精彩纷呈。

魏婉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