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出青少年科学导师计划

来源: 慧聪网
2024-06-01 05:19:48

  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节目在穗举办

  广州推出青少年科学导师计划

  昨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昨晚,由广州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联合主办的“科学家故事会——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节目”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吴硕贤及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省、市相关部门代表出席了活动。与此同时,广州青少年科学导师计划也在活动现场启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 者武威

  聊科研:很多原创成果始于质疑权威

  “科学家故事会”活动现场,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授顾行发向记者介绍他的科研工作,“我是研究航天遥感的,通俗说就是对地球‘拍CT’。如今,商业航天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原本在北京工作了20年,现在转而投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我们正在广州建设‘五羊星座’体系,‘五羊星座’更适合于低纬度地区的遥感观测,它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轨道技术。”

  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副教授李宇超是一位“9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他的研究方向是光学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我们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把光聚焦成一个非常小的光束,这种光束可穿过我们的皮肤,隔空操控我们体内的细胞,还可以清除体内的血栓,激活受损的神经。我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够为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提供帮助。”

  李宇超说:“我希望把科学技术应用推广,让百姓看得到、摸得着科技,同时希望年轻的学生、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保持他们最初的好奇心,很多原创成果都是从勇敢质疑权威开始的。”

  来自广州市真光中学的李睿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了相关奖项,“我对科技工作者非常敬仰,未来也想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既能提升青少年对科技工作者的认知,还促进我们对科技活动更感兴趣。学校会定期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比如科技节、科技表演,这些活动让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广州青少年科技馆月球探索主题科普临展同步启动

  昨晚7点半,“科学家故事会”启动。“建功新时代”篇邀请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高平团队等六组来自科研生产以及科普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团队,讲述他们发扬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用实际行动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故事;“迈向新征程”篇邀请兰雨、黄帅等广州科技工作者代表“投递”他们在新征程上的“科研心愿”;“探索新未来”篇则召集了五位科学界的未来之星与陈新滋、吴硕贤院士对话,他们带着脑洞大开的科学问题“推开世界的门”。

  农村地区一些老年人防护意识比较薄弱,为了防止重症以及早期识别重症,吴浩表示,基层卫生机构24小时电话要畅通,要熟悉和掌握就诊流程,介绍相关感染症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重症风险苗头、倾向性症状。

  此外,广州警方积极落实各项应急防范措施,各站场均安排足够应急处突力量和装备、设施进行应急处突力量预编。(完)

  刘鹤首先来到北京火车站,登上动车组列车与司机和乘务人员亲切交谈,现场查看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检查了春运期间铁路运力安排、疫情防控、安全保障和便民服务等情况,慰问了铁路一线职工代表。随后赴交通运输部综合应急指挥中心,视频查看了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首都机场T3航站楼、顺丰集团石家庄快递分拨中心、浙江沪杭高速嘉兴服务区、秦皇岛港等运行情况,与道路客运站职工、航班机组等进行了视频连线,了解出行服务、安全生产等情况。

  傅政华,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2021年10月被立案审查调查,2022年3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专题片称,傅政华从年轻时入党就没有真正树立起理想信念,而是信奉只讲个人前途、热衷投机钻营的极端个人主义。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处心积虑寻找一切机会搞政治攀附。

  现场揭晓了第28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的“十优“作品、“十优”栏目、微纪录好作品、短片好作品、长片好作品、系列片好作品、好栏目等奖项。深圳青年影像节也颁出了“公益作品单元”“元宇宙影视制作——未来单元”“新时代中国故事——我们这十年”特别单元,以及“最佳组织奖”奖项。(完)

  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山东烟台市,纪委监委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监督检查,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老旧小区改造等16个领域,深入职能部门、农村社区、基层站所等,清除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

杨佑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