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农民版画“守艺人”刘月:推动农民版画非遗技艺薪火相传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3 07:40:42

  中新网重庆5月31日电 题:重庆綦江农民版画“守艺人”刘月:推动农民版画非遗技艺薪火相传

  作者 陈媛

  近日,在重庆市綦江区古南街道花坝村“奇妙村”,20余名儿童正专心地体验綦江农民版画非遗技艺。拓印间,重庆市綦江农民版画院院长刘月不停为孩童“传道授业解惑”,希望这项蜚声海内外的非遗技艺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

  綦江农民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版年画,画面多是记录农民的日常生活,颜色艳丽、个性鲜明。綦江区也因农民版画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先后授予“农民版画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等称号。

  据介绍,2014年,刘月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来到綦江农民版画院工作。怀揣对版画事业的满腔热忱,通过与本地农民作者、版画作品近距离接触,她感受到民间艺人用古朴稚拙、夸张浪漫的版画语言表现出的美好生活,领略到这一本土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希望更多人了解并热爱綦江农民版画。

  “充满个性的艺术文化,得让它活起来,传下去。”为推动綦江农民版画传承发展,刘月时常往来于花坝村“奇妙村乡村美术馆”、东溪镇“东溪美术馆”等地。在她看来,非遗农民版画文化在关注版画技艺、文化内核传承的同时,人才梯度培养体系也很关键。

  “綦江农民版画大量吸收当地民族和民间的美术技法,如民间的木雕、石刻、布贴、挑花、木版年画、剪纸等表现手法,再结合现代审美加以提炼、升华、创造。”刘月介绍,綦江农民版画的创作需要实地深入到乡村生活中,才能创作出反映农村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作品,呈现出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巴渝文化特色。

  据了解,以前綦江农民版画的创作群体主要是农民作者,随着綦江农民版画院发挥纽带作用,现在的创作群体已经由农民作者向各行各业拓展。“变的是创作主体和不断优化的技艺,不变的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文化内核。”刘月说。

  作为年轻一代的版画师不能墨守成规,她希望在保持传统版画文化内核的同时,在传承中进行创新性探索。

  “原来的版画艺人是农民身份,他们在技法上没有受到学院派的训练,也没有比例、色调、造型等现代绘画技法的影响。”刘月深感艺术创作与本土传统民间绘画的差异,便将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绘画技巧相结合,《美丽乡村生态家园》便是刘月创新表现手法的代表作品。她希望通过綦江本土农民版画与传统木版年画、主流艺术和民间艺术不断融合创新,使得古朴民间艺 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刘月表示,重庆綦江区对内打造了版画传承基地7个,涵盖了青少年儿童、中学生、成年人各类群体的传承学习,阶梯式培养人才,开展版画进校园、社区、乡村、院坝等系列活动,提升民众对綦江农民版画非遗技艺的了解;对外开展培育交流项目,有60多个国家的艺术团体和友好人士专程来綦江考察农民版画,农民版画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工作正薪火相传。(完)

  报告还预计,未来两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8%,比2010年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低一个百分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预计2023年至2024年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仅有1.2%,将可能导致贫困率出现上升而非下降。

  此外,王方表示,每天要接五六十个电话,全是咨询氧气设备的,几天下来,自己“嗓子都冒烟了”。他说,跟厂家订购一台液氧罐的货期是1个月到45天,安装一台液氧罐又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液氧罐和氧气钢瓶等设备的生产厂家,因为员工相继感染后无法及时返岗复工,生产量和运力都很吃紧。”

  两天后,这家医院的氧气短缺了,张国华换了一家医院就诊,“这次没有椅子了”。儿子买来折叠行军床给父亲躺,自己靠在墙边站着陪护。

  上节目“抱团取暖”

  中国法国工商会副主席皮埃尔·米罗什尼科夫认为,中国政府对疫情发展进行科学研判,从而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当日,中国足球协会与大连市政府签署了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青少年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大连)共建协议。该基地将立足东北大区的大连、华中大区的武汉、华东大区的上海、华南大区的深圳建立4个青少年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依托苏州建立一个女足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通过全国男女足“4+1”布局,完善区级广泛选材、市级综合提升、大区重点培养的国家足球精英人才成长体系,为国家培养高水平足球人才。

陈嘉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