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在新西兰各界欢迎宴会上的致辞(全文)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6 15:53:57

  新华社惠灵顿6月14日电

在新西兰各界欢迎宴会上的致辞

(2024年6月14日,奥克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强

  尊敬的拉克森总理,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美丽的奥克兰同各位朋友欢聚一堂。我 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新关系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热情友好的新西兰人民致以诚挚问候!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访问新西兰和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很荣幸应拉克森总理的邀请,到访这片风光迷人、物产丰饶的土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过去10年,中新关系取得历史性发展,各领域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升级版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一直保持是新西兰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双边贸易额从十年前的约200亿新元翻倍到现在400亿新元左右。两国文旅、教育、地方等交流合作蓬勃开展,友好省州和城市增加到42对。中新友好合作的丰硕成果,不仅实实在在造福了两国人民,也有力促进了地区和世界的繁荣稳定。

  如果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更长的历史,就会有更多中新之间的友好故事、合作成果涌入视野。两国建交52年来,中新关系长期“领跑”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携手创下多个“第一”。再往前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从第一批华人踏上奥塔哥算起,中新友好往来已有近160年的历史。在这长达一个半多世纪的时间里,两国交流不断深入、合作日益紧密,对彼此的友谊和了解也在持续增进。今天我特别想说的是,中新虽然相距遥远、国情不同,但却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这使得我们彼此之间仿佛有一种天然的默契和共鸣。

  第一,我们都有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中新都有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生态。两国的传统价值观都强调敬畏自然,这让我们都对生态保护格外重视,对绿色发展有着深度认同。新西兰作为久负盛名的“长白云之乡”、“蓝天下的牧场”,发挥自然禀赋优势,以高水平农牧业为依托跻身世界发达国家,成为生态立国的全球样板,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人历来讲究“天人合一”,这些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技术处于全球前列。我们两国的绿色发展不仅惠及自身,也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我们都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中新同为多民族国家,在本国各民族的交流互鉴、融合发展中,形成了兼收并蓄的相似文化特点。在新西兰,毛利文化、太平洋岛国文化与欧亚文化交相辉映、魅力纷呈。在中国,不同地区从饮食到服饰、从方言到建筑,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这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让中新两国都培育了开放的胸怀。我们都认识到,固步自封只会被时代所淘汰,互利合作才能实现共同进步。过去数十年,中新都坚持自由贸易,积极拥抱经济全球化大势,并切实从中受益。我们两国用自身的实践表明,开放合作是国家发展繁荣不可或缺的成功密码。

  第三,我们都有对创新创造的追求。长期以来,新西兰社会有着浓郁的创新氛围。从19世纪末开始,新西兰就通过牧草改良、选择性育种等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一直世界领先。对电机、电控等技术的持续攻关,孕育出了“斐雪派克”等一批享誉全球的高端品牌。中国同样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这些年,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和新西兰都较为靠前。我们两国在创新方面有不少共同语言,为双方加强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第四,我们都有对世界和平的祈愿。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新人民相似的性格特征。新西兰人喜欢自称为“Kiwi”。我了解到,这既是一种水果,也是一种鸟类,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让人感到亲切、可爱。这一称谓在全球广泛传播,成为新西兰人善良、质朴和友好的生动体现。中国民众常常讲要“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这是我们在5000年中华文明滋养下形成的深入骨髓的处世原则。这些国民品质,让中新两国在看待和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有着相似的理念立场。我们都强调国与国之间应当和睦相处,要对话而不是对抗,要合作而不是冲突,只有这样,才能共同维护好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宁。

  这些难得的相同相似,是中新共同的宝贵财富。过去52年,中新关系稳健发展,两国合作富有成效,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此。我们双方都要珍视和守护好这些宝贵财富,并努力让其在中新关系的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和平和发展事业面临许多困难。但正如一句新西兰谚语所说,“当你面向太阳,阴影终将消散。”中国愿同新西兰一道坚守共同的价值理念,进一步弘扬传统友好,努力打造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升级版,为两国、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深化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中国和新西兰的经济互补优势较强,合作空间广阔。我们要巩固好生物医药、农业、食品等传统领域的合作基础,同时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持续深挖合作潜力,打造更多互利共赢的契合点、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是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两国人民。开展合作最终是要造福人民。我们要把改善和提升民生福祉作为推进两国合作的重要考量,在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源投入上合理统筹,作出真正有益人民的战略选择。中方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相信这将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往来。

  三是为亚太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我们要加强多边领域的沟通协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各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特别是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愿同新西兰一道,为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发挥应有作用。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增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消费保持活跃,投资稳健增长,进出口规模处于较高水平,市场信心持续上升,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新动能正在加快成长壮大。近段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从长远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4亿多人的超大规模市场将持续释放巨大需求。中国的新发展是世界的大机遇。我们愿同各国继续分享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奥克兰被誉为“风帆之都”。中国有句古话,“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面向未来,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推动中新友好合作在新征程上扬帆远航、再创辉煌!

  除各种主题展览、猜谜游戏外,这些公共文化设施还将玩出新“花样”。如大年初二至初四,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在群星剧院举行“文化进万家新春乐翻天”——单口喜剧专场惠民演出,市民可免费前往观看;初一至初三,渝中区图书馆将举行“图书交换”活动,渝北区、巴南区等多个区县也将推出线上阅读打卡活动。

  “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由颐和园管理处与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是2023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系列活动之一。展期共12天,从1月18日持续至1月29日。(完)

  圆明园将于2023年1月21日至1月27日免费发放20万张圆明园通票(含圆明园遗址公园门票、西洋楼遗址区门票和全景模型展门票),即日起游客可通过圆明园遗址公园公众号进行预约,2023年1月21日(除夕)可预约免费票2万张,1月22日至27日(初一至初六)每天可预约免费票3万张。如已购买春节期间的门票,可以通过购买渠道进行退票,预约免费门票;若新春游园免费票售罄后,需购买门票。

  我国国土辽阔、气候资源丰富,因此雾凇的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雾凇分布地图可以看出,我国北方大部、江南中北部、贵州中西部等地都有可能见到雾凇。其中北方雾凇分布广、出现天数多,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西部、 吉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年均雾凇日数在5天或以上,新疆北部大部年均雾凇日数超过10天,局地甚至超过30天。南方年均雾凇日数大于10天的区域则零星分布于各大名山,如峨眉山、黄山等地。

  记者了解到,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将着眼生物医药、新型移动出行等前沿技术领域和未来产业方向,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引领新时期国家大学科技园升级发展。

  新华社长沙1月18日电 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8日选举张庆伟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乌兰(女,蒙古族)、张剑飞、陈飞、胡旭晟、周农、彭国甫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毛伟明为省长,李殿勋、张迎春(女)、李建中、王一鸥、秦国文、蒋涤非、周海兵为副省长;选举王双全为省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朱玉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新华网)

侯嘉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