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国债首批预算下达 2379亿元聚焦支持灾后重建等三大领域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1 00:54:29

  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根据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确定的第一批项目清单,财政部日前已下达第一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聚焦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高标准农田等领域建设。

  保障项目建设

  首批国债资金预算中,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补助资金1075亿元、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254亿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50亿元。

  为减轻地方配套压力,此次增发国债一次性提高了对地方的补助比例或补助标准,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受灾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

  “增发国债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仅能够有效保障民生,还能进一步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促进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

  聚焦三大领域

  对于增发国债的资金投向,中央明确了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8个方向。按照安排,第一批资金将用于三方面领域建设。

  首先,下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领域国债资金预算1075亿元,支持京津冀等12个省市的1508个项目。其中,重点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明确的建设项目。“具体包括学校、医院等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同时,通过支持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工程,帮助相关地区更好应对极端天气,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王建凡说。

  其次,安排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1254亿元,支持全国1336个县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以及修复灾毁农田共5400万亩。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副司长魏高明表示:“我们将提高建设质量,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建一块、成一块,真正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最后,下达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算50亿元,支持全国30个省份的45个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能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以及人工影响天气能力。

  规范资金使用

  如何提高国债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备受社会关注。

  财政部已于近日制定有关管理办法,从国债资金用途、资金分配和预算下达、资金使用管理、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地方财政部门管好用好国债资金,切实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

  “对挤占挪用国债项目资金等问题,按有关规定严肃追责。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加强多方联合监管,加强项目开工建设、资金使用等监督检查,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吉富星说。

  陈新华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已经通过集中备料减少损耗、按需加工提高利用率、加强库房管理减少食材过期浪费等方法提升经营水平。

  记者注意到,近期欧佩克等产油国延续减产的决议从供给端为油价提供了底部支撑。2022年10月5日,欧佩克会议宣布降产量配额下调200万桶/日;12月4日,欧佩克会议宣布2023年继续维持减产。

  胡祥雨说:“她其实当时没有接到电话,是她的儿子接的,非常激动。他说警官其实我们也在找,非常感谢你们,都没想到这个春节期间你们还在工作。因为他平常在南京做生意,包括他母亲也在南京生活,今年刚好回四川过春节、祭祖。他说那太好了,正好春节期间,我们实现了一个团圆的梦想。”

  除蓝光发展、荣盛发展外,华侨城A、阳光城等多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业绩巨亏预告。

  <strong>信誉!打造营商环境金招牌</strong>

  也正是靠着种植圣女果,张宁打了场“翻身仗”,他的农场还于2018年获评河北省示范家庭农场。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圣女果种植刚刚走上正轨,就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

许翊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