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院发布五起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6 00:37:24

  中新网西宁6月5日电(祁增蓓)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五起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涉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恢复性司法机制等多个类型,包含对矿产资源、野生动物、森林资源等生态资源的保护。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和西北诸河重要产流地,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才旦卓玛介绍,近年来,青海法院充分认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持续探索环境司法保护新模式,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不法行为的严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2020年6月8日,继三江源生态法庭之后,青海省第二个生态法庭——祁连山生态法庭挂牌成立。该法庭以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为核心,采取刑事、民事、行 政案件“三审合一”模式,重点对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行为进行打击,填补了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工作空白。

  当日,发布的典型案例中,马某某和苏某某非法买卖枪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系祁连山生态法庭挂牌后的首例环境资源案件,案件的审理敲响了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司法保护“第一槌”。

  被告人马某某、苏某某利用非法买卖的枪支非法猎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岩羊,一审法院在准确定罪量刑的基础上,判处被告人赔偿损失并公开道歉,充分展现了青海法院顺应生态发展,满足生态司法需求的决心与信心,对于祁连山保护区的民众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增强了民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为加大祁连山资源保护、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才旦卓玛表示,希望通过典型案例的发布,提升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将以此次案例发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司法协作机制,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审判效能,为筑牢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安全屏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完)

  会上,另有日本记者就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计划访问中国一事提问。

  周民良表示,目前汽车消费券的发放以政府为主,不少企业、商家也纷纷推出配套促销措施,这有利于形成促进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合力。在这一过程中,汽车企业和销售商家尤其要注意,汽车属于耐用工业品,居民买车只是消费周期的起点,售后服务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对于此次作品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剧集单元,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王晓晖表示:“这是国际舞台对当代中国剧集实力的认可。用创新的视听语言表达当代人关注的大历史命题下的小人物命运,是我们创作努力的方向之一。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中国创作被世界看到,在国际舞台上发光。”

  秦刚表示,近期中方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优化调整了疫情防控措施,其中也包括旨在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出入境管理新政策。蒙方秉持科学客观态度,支持中蒙正常人员往来,中方对此表示赞赏。

  分红力度也是判断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深证100指数聚集深市分红主力,自指数发布以来至2022年年底,已累计现金分红逾1.2万亿元,股息支付率年均水平达34%。2022年已有96家样本公司实施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总额近1800亿元,占深市整体的45%。

  她认为,提高手语地位,还能推动聋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林乃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