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生物在史上最大灭绝事件中形态演变过程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3 02:51:35

  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

  地球曾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不仅导致大量物种消失,更影响了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形态多样性即不同物种在形态上的差异,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没有大规模灭绝事件期间,物种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通常是同步演化。然而,大规模灭绝事件却可能打破这种同步性,导致两者脱耦。

  宋海军团队开发一种名为DeepMorph的自动化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599个属、六个海洋生物门类的化石图像进行分析,揭示了大灭绝期间形态多样性的动态变 化。

  研究发现,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期间,大部分门类,包含菊石类、腕足动物、介形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经历了对复杂和装饰性形态的选择性灭绝,那些大型、复杂和强烈纹饰的形态类型灭绝更严重;而牙形动物则没有表现出形态选择性灭绝的迹象。

  研究还发现,菊石类、腕足类、介形类、双壳类、腹足类、牙形石六个海洋生物类群在经历灭绝事件时,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形态演变模式。这种灭绝的选择性和强度可能是由复杂的多因素影响所致,反映出不同演化枝和形态类型对环境耐受阈值的差异。

  “越是过年,我们的订单就越是火热。”浔味堂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建娜介绍,目前,该公司600多人的团队中有400人自愿选择留下,加班加点,比以往更加忙碌。

  据克而瑞租售调研,根据一线城市的调研结果,5年以上租房的占比达到了52%,还有20%的客户接受10年以上租房。

  自2023年起,中欧班列(武汉)单趟列车由原来的50辆增加到55辆,较之前增加了10%的运量。(完)

  这次,为了迎接兔年春节,他们结合了神话传说、元宇宙、非遗等元素,还与张同禄景泰蓝大师工作室、满建民雕漆大师工作室合作,发挥各自工艺优势,创作出风格迥异的“元卯人”形象。

  校 对丨李丹 孙晓媛 宋春燕 梁雅琴 范立君 闫田田

  中央气象台1月24日18时继续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黄佳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