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债基产品收益率超10%?权威人士提醒当心高位“接盘”风险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14 20:39:49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6月14日,50年期特别 国债迎来首次发行。财政部当天招标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三期)(50年期),本期发行总额为350亿元,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后仅为2.53%,反映出市场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追捧。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以来,部分债券型基金投资回报率上升,一些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了10%,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

近期发行的特别国债由于具备收益率高于存款、流动性较强、风险相对较小等特点,受到机构、个人投资者热捧。通过购买理财等渠道,居民和企业存款大量流向债市。Wind数据显示,1—5月债券型基金(下称“债基”)资产规模增加了4921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732亿元。

债券型基金“牛市”的背后,隐藏着不小的投资风险。业内专家分析,此轮债基行情与债券利率下行有很大关系,这种高收益不具备可持续性。长期收益率不会持续处于低位,投资者在债市高位接盘,未来遭受投资损失的风险很大。

债基拉长久期寻收益

近期,人民银行多次就长期国债收益率偏低与居民购买特别国债公开发声,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

部分国际投行如麦格理集团则提醒道,中国债券市场需要吸取美国硅谷银行危机的教训,投资者大量持有长期美债,在利率方向和水平变化后会暴露出重大风险。

债基投资收益一方面来自持有债券期间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则来自债券价格变动产生的资本利得。据业内人士介绍,债券利率与价格负相关,利率走低,价格就会升高;持有债券的久期也会影响债基投资收益,简单来说,久期放大后,债券价格变动与债券利率变动的倍数关系也会放大。“从这个意义上看,久期实际上有倍数或杠杆效应。”举例来说,在利率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久期3年的债券价格会上涨3%,而久期8年的债券价格则会上涨8%。

受“资产荒”影响,近期一些机构投资者找不到收益较好的资产,尤其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后,更加凸显出债券基金的比价优势。这些机构投资者更多地依靠拉长债券久期来追求高收益,实际上也是在“冒险”赚钱,博弈市场利率还会走低。

高位“接盘”暗藏风险

通常在利率下行阶段,债券价格上涨,大量资金涌入债市,加剧了债券供求失衡,利率进一步下行,价格继续上涨,形成正反馈效应;反过来,利率回升时也会有负反馈效应。为此,业内专家提醒,长债收益率不会持续处于低位,“投资者在债市高位接盘,未来遭受投资损失的风险很大”。

回顾2019年至2020年间的债市行情,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半年间下降了近80个基点,之后又在2020年5月至11月回升了80个基点左右。若投资者在利率低点也就是价格高位买入,持有到2020年11月卖出,半年将亏损6%左右,折算为年化收益率就亏损10%以上。当时,债券基金也曾出现大面积亏损,投资者大幅赎回又加剧了市场的继续下行,并进一步放大亏损。

综合来看,久期对债基投资收益的倍数效应是双向的。未来若债券利率回升,久期越长,债基产品资本利得收益也会成倍下降,风险相应加大。“对债基产品收益率数据要理性看待。”业内人士强调,通常市场宣传的收益率是年化收益率,根据一段时间的实际收益率折算而成,是动态变化的。

举例来说,若过去一个月某债基产品净值由1元增长至1.01元,意味着该产品当月收益率为1%,折成年化收益率可高达12%。但对于债券基金来说,月度收益率1%已经属于高收益,很难指望每个月的收益率都有此水平。即便后续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一年的实际收益率也远远达不到10%以上的预期收益率;反而是出现潜在亏损风险的概率在加大。

张旭提醒,当前的债券市场和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之前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也许,此时投资者更需关注债券类资产的价格波动风险,守护好“钱袋子”。

校对:姚远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8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7日,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称,美国总统拜登拥有通过指挥基辅结束乌克兰危机的“钥匙”,但至今不愿使用它。

  民族要复兴,产业必振兴。重器工程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千行百业转型升级。《大国基石》系列纪录片不仅见证了这一伟大进程,还为公众带来获得感和参与感。

  <strong>夜游长江</strong>

  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介绍,春节期间,北海全市文化旅游呈现出市场热度高、消费需求旺、产品选择广的特点,中远程自驾游增长趋势显著,历史文化游、滨海城市休闲游成为游客的首选。

  “有些父母心理不平衡,觉得付出太多,回报太少,这时你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生孩子,是因为事业上不去了,全职在家没事干,还是有了女儿想要儿子?把一个孩子带到世上来,难道不是因为你有足够的爱要给他吗?孩子学习成绩好,你要爱他,学习成绩不好、社会成就不足,你更要给他家的温暖,这才配得上做家长。”陈默说。

  春节黄金周期间,驴妈妈旅游平台云南、海南及上海、广东、广西目的地方向的跨省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300%,创三年来新高。从出游人群看,80后、90后仍是主体,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居民出游热情最高。

周礼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