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基层来丨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深挖特色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0 06:14:50

  3月3日,乔进双梅一到北京,就忙着整理她特意带来的一些彝族特色饰品。

  全国人大代表 乔进双梅:我今年带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东西),你看,这个就是一个装饰品,它也是纯手工的彝绣,它可以放手机。里面还有这个东西,这个也是彝绣,它是一个小镜子。

  记者:这是银饰,是吧?

  全国人大代表 乔进双梅:对。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彝绣、知道彝绣、欣赏彝绣,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传民族特色文化。

  乔进双梅是彝族手工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近年来,通过创办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她已经帮助家乡的800多名绣娘实现“零投入”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超1万元。不过,如何带动当地更多群众,乔进双梅认为,“彝绣”的覆盖面还远远不够。

  全国人大代表 乔进双梅:特色产业发展仍然比较单一。自立自强、摆脱欠发达的现状,是我们当前努力主攻的方向。

  特色产业如何走出“特色”的长效发展路径,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乔进双梅多次去外地调研,学习发展经验,也不断拓展彝绣的品种和销路。

  全国人大代表 乔进双梅:我们也是不断地在学习,我们到北京、云南、贵州到处去学习,学习以后,从无人问,这个彝绣没人要,到现在供不应求,我们很多产品都是逐步逐步都在做伴手礼,然后就是旅游产品。以前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它没有一些现代元素,而我们现在传统也不丢,也在研究新产品。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乔进双梅走进了马边县的苏坝镇峰溪村,拜访了一位当地的彝族银饰传承人。

  全国人大代表 乔进双梅:你们这个村一共做银饰的有多少人?

  乐山市马边县县级非遗传承人 谋口邬佳:最早的时候,打银饰的这个师傅都在我们这个村,目前我们这个村已经有二十几个师傅了。

  全国人大代表 乔进双梅 :那还是多,都是老师傅。

  走访当地特色文化非遗传承人,正和她今年的建议有关,在乔进双梅看来,聚合当地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形成合力,扩展更多民族文化消费场景,正是眼下“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乔进双梅希望能做一个“破局者”。

  全国人大代表 乔进双梅:(今年)我准备的建议是,进一步挖掘、提炼、开发彝区的优秀文化、特色产业,比如彝族漆器、银饰、非遗民俗等活动,加速带动大小凉山群众稳定就业增收。

  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培训、打造非遗文创……乔进双梅认为,“以文聚力”的背后其实大有可为。她在调研中了解到,在云南小凉山,当地已经打造了多个彝绣园、彝文化产业园,还发布了区域文化品牌,这些经验都可以借鉴。

  全国人大代表 乔进双梅:我们还将探索“彝绣+旅游”等模式。让游客在彝乡吃彝餐、穿彝绣、体民俗、赏美景。

哪届世界杯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在中东举办的世界杯上,像卡塔尔、伊朗这样的中东球队,在距离、气候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因此,媒体本来认为他们会让人惊喜。此外,卡塔尔还是东道主。

捧起大力神杯?

记者寒冰报道 对年逾古稀的荷兰主帅范加尔而言,这也将是他最后一届世界杯。

“当年我火到什么地步,信封上只要写着鞍山球迷罗西收,都不用写地址,准能到我手里。”

非常值得期待

童郁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