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十三陵计划2030年前实现陵寝全面开放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14 00:48:48

  昌平区是北京“三条文化带”汇聚区,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该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连续两年举办的明文化论坛,已成为北京重要文化品牌。

  2024明文化论坛将于7月13日开幕。冯志明表示,该区将以2024明文化论坛为抓手,将十三陵地区乃至整个昌平区打造为全球明文化研究交流体验中心,推动明文化活态传承,发挥明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增加城市活力,拉动文旅消费,提升城市美誉度。

  在逐步扩大文化遗产开放范围方面,今年初,昌平区开通了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首条空中游览航线,解锁了市民打卡明文化遗产的新视角。接下来,将贯通明十三陵主神道,开放石牌坊公园、新行宫遗址公园,依托兆域边墙,建设主题游径及观景打卡点,复原沉浸式文物虚拟场景,更好呈现昌平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古建之美、明文化之美。当前尚未对外开放的明十三陵陵寝,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陵寝全面开放。

  在着力提升文物展示展览水平方面,昌平区将加快数字化和智慧景区建设,提升定陵博物馆、居庸关长城博物馆等展陈水平,建设万娘坟石刻博物馆,加强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展示;发挥明十三陵博物馆文物数量多、种类全、价值高的优势,在全国各地举办多场明朝文物专题展。

  该区将联合首都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等10余家文博机构,共同举办“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展”等大型展览,打造集遗产保护、文物展览、文化研究、学术交流、文化体验、文创研发为一体的明文化研究、交流和体验核心区,充分展现明文化独特魅力。

  在持续加强明文化保护活化利用方面,当前,昌平区正在实施政府街城市更 新项目,通过城市更新方式留存永安古城记忆,焕发明文化时代风采;办好居庸山月中秋诗歌晚会、明文化节、长城夜游、服饰展演等“明文化+”系列活动,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明文化

  据悉,人事安排最终将由泽连斯基决定,但其办公室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7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国民党前主席连战7日在蒋经国图书馆举行新书《连战回忆录》发表会。他在致辞中表示,盼望两岸能走和平之路,共同繁荣,子子孙孙不再受战火波及。马英九、朱立伦等人出席并致辞。

<strong>  漂泊</strong>

  1月6日,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利用无人机巡航抓获正在使用非法渔具大肆捕捞的犯罪嫌疑人3名,查获渔获物56.3斤。目前三人已被采取刑事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2月7日电 (苟继鹏)记者7日从新疆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获悉,今年1月份,霍尔果斯实现跨境电商贸易额5.9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近年来,白银抢抓国家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机遇,以专业赛事为引领、以文化旅游为媒介、以全民参与为目标,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依托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圆满承接国家冬奥会、冬残奥会越野滑雪队集训任务,深入推广群众性冰雪项目,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竞技体育冬夏两线“比翼”齐飞,向体育大市、冰雪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陈依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