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热效率第一,吉利表示不服

来源: 股城网
2024-06-01 17:31:46

  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车企开始“明争”技术排名。

  只不过,比亚迪仅当了一天全球第一。

  发布会第二天下午,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其微博转发一条质疑比亚迪秦L的长微博并发文,“还是实在一点好”。同日,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徐东卫在其微博上晒出中汽研对吉利发动机的热效率认证,称吉利发动机46.1%的热效率才是全球第一。

  一场关于谁是全球热效率第一的车企“争夺战”就此拉开帷幕。

  高管微博对垒

  面对比亚迪“全球第一”的热效率,吉利表示不服,称公司的雷神发动机在2023年就已获得46.1%的最高热效率认证。

  很快,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回应,不仅强调比亚迪46.06%热效率已经量产,同时晒出今年3月9日公司便已获得同样由中汽研发布的高达46.5%热效率证书并配文,“不玩虚的,发布即量产上市即交付”“像这种没量产的,更高热效率的,我们还有大把”。

  正如李云飞所言,虽然吉利发布的热效率证书较比亚迪的“全球第一”高出0.04个百分点,但至今仍未量产上车。

  同时,上述人士认为,这场“争夺战”在比亚迪拿出46.5%的热效率证书时,吉利其实已经“输了”。不过,“这样的技术之争是当下中国汽车市场需要的,与此前流量之争不同,技术的摩擦才能促进中国汽车技术更好地进步”。

  何为热效率

  事实上,消费者购车很少会问车辆热效率数值,但会关注百公里油耗、续航里程等,这些数据的提升与热效率息息相关。

  据了解,发动机热效率又称“发动机有效效率”,指发动机有效功率的热量与单位时间所消耗燃料的含热量比值。换言之,热效率高的发动机能量转化效率更高,相同油耗下,热效率高的发动机动力会更充沛;而相同速度下,热效率高的发动机会有更低油耗。

  目前市面上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多在30%至40%,剩余 的燃烧能量会因为括机械阻力损耗、泵损耗、排气损耗、冷却损耗和未燃损耗导致浪费。

  0.04个百分点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的46.1%热效率报告仅高于比亚迪0.04个百分点,有人好奇,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提升值得吉利“大做文章”吗?

  当下中国汽车市场,除“卷”价格,技术也是比拼重点之一,热效率的提升不仅是车企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于消费者而言同样存在好处——可以在解决行驶里程焦虑的同时,降低用车费用。

  按照比亚迪DM技术平均每三年一换代的速度,热效率的更新周期并不快。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发动机有个指标被称为“压缩比”,热效率随着压缩比的增加而提高,为此主机厂都想方设法提升压缩比,但太高的压缩比会导致爆震的发生,强烈爆震会使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下降,工作开始不稳定,冷却系统过热。为解决爆震问题,工程师还需在冷却系统上深入研究。

  据悉,比亚迪为提升“压缩比”做了240多款燃烧组合实验、百种冷却实验,才将发动机压缩比从15.5提升至16,0.5的提升比亚迪用了数年。

  同时,吉利46.1%的热效率证书早在2023年就已获得,但实际量产仍需等到2025年,对于提升0.04个百分点的热效率,吉利也投入了不少精力。

  销量争夺战

  为何吉利会在第一时间出来反对比亚迪的“全球第一”?有业内人士认为,或是比亚迪此次的两款车型加大了吉利卖车的压力。

  据懂车帝数据,目前8万—12万元区间,秦PLUS DM-i、驱逐舰05是比亚迪的主力输出车型,其中前者4月销量3.36万辆,后者为3.28万辆,而吉利旗下该价格区间月销最高的星瑞销量不到驱逐舰05的一半,其次是银河L6,但由于银河渠道建设仍处爬坡,4月销量仅5033辆,还不具备与秦、驱逐舰等车型争夺市场的规模。

  本次比亚迪发布的秦L与海豹06 DM-i均搭载第五代DM-i技术,售价范围在9.98万—13.98万元,两者加入市场后,星瑞会由于不享受插混拥有的购置税减免权益,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而低销量的银河L6更不用提。

  事实上,“受伤”的又何止吉利一家,按照王传福的话,比亚迪的对手是整个燃油车市场。去年,秦PLUS累计销量45.58万辆,超越A级燃油车销量巨头朗逸与轩逸总量约10万辆,首次成为A级车市年度销量冠军,彻底打破合资品牌长期霸占A级车头把交椅的垄断格局。

  今年2月,比亚迪以“电比油低”为口号发布售价仅为7.98万元的秦PLUS、驱逐舰05荣耀版,拉开了今年首场新能源“价格战”。4月,8万—12万元区间的市场中,销量前五名里比亚迪占四席,轩逸则以2.7万辆排名第五,而秦L与海豹06DM-i上市后,销量前五名或将再有变动。

  国际金融报 记者:吴迪

  <strong>在期待中,与一本好书相遇</strong>

  “今年我们要做大做强牦牛合作社,还要在骑牦牛、看牦牛、领养牦牛上做文章,延伸产业链,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李文娟说。

  <strong>扎根监测一线</strong>

  <strong>——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strong>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创造助力高质量发展、人民军队建设迈出坚毅步伐、主场外交开创新的气势……新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珠海边检总站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20日“澳车北上”接受申请以来,目前已有1万余名澳门私家车主申请了“北上”资质,预计未来将有8万多名澳门居民享受政策红利。

邓静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