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呵护文化因子,传承好“文化河”

来源: 北青网
2024-06-24 16:08:39

人妻AV在线「ええ」  “过年好!”“新春快乐!”在泰国甲米岛普拉湾的一家度假酒店,兔年新春钟声敲响时,北京游客梁先生和同行的朋友们举杯庆祝。此刻他心情十分激动:“3年后第一次出国旅行,感觉世界回来了,疫情前的生活回来了!”A0USM0-0Yu9hgqmNC686m-人民网评:呵护文化因子,传承好“文化河”

  何以中国·大运河

  人民网评:呵护文化因 子,传承好“文化河”

  横贯南北,串联古今。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全长近3200公里、历经2500年历史沧桑的大运河,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这项属于中国的世界奇迹,至今仍滋养着沿河沿岸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繁荣,造福着沿岸人民的生活。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掀开了新篇章、迈上了新征程。

  呵护文化因子,传承好“文化河”。千载一河的大运河,钩沉着燕赵、京津、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中华文明的六大核心区域。可以说,大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河”。十年来,沿岸各地纷纷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多地联动共同发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呵护传承好大运河文化遗产。

  扬州将每年6月22日确定为“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日”,系统推进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聚焦18.25平方公里扬州古城,因地制宜实施“微更新”。山东打造“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建成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亮点工程。浙江出台《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注重活化利用运河沿线文化遗存和工业遗存;苏州建设“运河十景”等多元立体展示苏州运河文化。北京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纳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总体框架一体推进……此外,诸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一大批大运河主题博物馆建成开放,系统传播、传承好大运河文化。

  文旅休闲乘风破浪,共享“幸福河”。文旅融合、优质服务,让人民共享大运河发展幸福成果。北京建成开放包括大运河博物馆在内的“三大文化设施”,迅速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和市民热门打卡地。天津建成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主线的文化公园,市民尽享逛游便利。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深受年轻人追捧,“互动式”“沉浸式”体验等做法,提升文旅魅力和“IP”热度。浙江支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互联网、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创意等文创产业等,融合发展绿色航运、健康休闲、商贸文旅等多种产业。各地围绕大运河推出的种种“加法”,聚焦的正是拓展休闲旅游空间,激活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与增进民生幸福同频共振。

  尽览人文轶事

  市体育局打出“健身大拜年”组合拳,组织人民体育馆、奥体中心等全市45个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推出各项体育活动近150项。电竞活动聚人气效果明显,大悦城举办卡游城市对抗赛,当日该区域客流密度较往年增长20%以上,滨海万达星巴克联动英雄联盟手游,推出峡谷新春礼盒,青少年到店比例切实提高。冰雪消费“热度”进一步增强,初六举办了第五届“斯坦利”杯全国青少年冰球邀请赛,五大道、蓟州滑雪场等11项冰雪嘉年华活动受到青少年青睐。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宁德1月27日电 (褚子强)“来,人往里面侧一点……”春节期间,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东山古街内热闹异常,来自蕉城区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们正耐心指导村民调整姿态,拍出好看的“全家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