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见证中法友谊的小说《白牛》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08 16:02:59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7日电 题:见证中法友谊的小说《白牛》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小说《白牛》是中法传统友谊缔造的产物,书中的‘我’其实是一头牛。”6月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的小说《白牛》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上,作家刘霄认为,这是一本见证中法友谊的小说。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周恩来总理赠送了礼品。作为回礼,蓬皮杜向中国赠送了50头夏洛莱牛,其中的17头被送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达青宝拉格牧场饲养。因该牛通体雪白,被当地人称为“白牛”。

  “其实在动笔前夕,我对法国牛落户中国的故事仍很陌生……”刘霄透露,直到他赴当地采风后,才对这个题材产生兴趣。

  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刘霄第一次见到了“白牛”的后代。通过走访养殖大户,他了解到了“白牛”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住宿、饮食等方面的情况。在当地一个展览厅,他还有幸见到了当年“白牛”初到中国时的相关文字和图片。

  从西乌珠穆沁旗回来后,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刘霄创作了小说《白牛》。通过爬梳史料,他还原了这17头纯种夏洛莱牛在当地落户的故事。

  17头纯种夏洛莱牛被运到达青宝拉格牧场时,已近寒冬。从温暖的故里来到寒冷的内蒙古高原,如何让这些牛安全过冬成了当地人面临的第一个大难题。

  刘霄了解到,达青宝拉格牧场不仅为这些牛盖起了专门的牛棚,里面还生了 炉子。由于牧民对这批牛照顾有加,1975年春,第一批牛

  小说中,刘霄写道,这17头纯种夏洛莱牛在当地降下第一批牛犊时,成为锡林郭勒盟的一大新闻。当地很多民众就想来看看,这批“国礼牛”产下的牛犊长什么模样。

  后来的50年间,夏洛莱牛在内蒙古的种群规模不断扩大,从17头扩大到了5.8万头。

  据《内蒙古日报》报道,目前,西乌珠穆沁旗正在将“白牛”新品种认定和核心育种场创建工作纳入中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拟于2024年底前建设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田瑞华认为,小说《白牛》在体现中法友谊的同时,以“白牛”成长为时间轴,记述改革发展,借“白牛”之口阐述了50年来内蒙古牧业地区的山乡巨变,“为作家刘霄点赞。”

  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作为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与中国携手走过了意义非凡的一个甲子。“可以说,长篇小说《白牛》是记录中法建交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传承中法传统友谊做出了作家的重要贡献。”(完)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此次春节档开局红火,目前,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以4.8亿元领跑票房,作为此前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作品《流浪地球》的续作,该片目前排片居首,从口碑来看,不少观众认为其“绝不辜负前作”。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3/1615637153.jpg" alt="新华社记者说 | 中国如何为战“疫”新阶段做准备?听外国人怎么说" />

  法国与德国都非常重视此次纪念活动。根据两国官方安排,相关活动安排紧凑,持续一天时间。德国总理朔尔茨专程到访巴黎出席活动。据德国官方透露,德国政府全体内阁成员和140名德国联邦议院议员与朔尔茨一同到访法国。

  “金龙启新岁,万事皆顺遂。”大年初一上午,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举行金龙巡游喜迎新春活动。早上11时,238米长的大金龙和醒狮队伍从大三巴出发,财神、福禄寿三星、生肖兔、金童玉女、澳门旅游吉祥物“麦麦”等伴随穿梭澳门各区,向居民及旅客拜年,派发金元宝装饰物。金龙所到之处水泄不通,人们都争相摸一摸金龙图个好兆头。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塔台管制室现有58名塔台管制员,平均年龄在28岁以下。根据民航空管行业相关规章的要求,塔台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管制员连续执勤时间不得超过6个小时,因此塔台根据人员情况分为四个班组执勤,每三小时进行轮换。塔台是保障民航安全运行的部门之一,从业者的要求非同寻常。在塔台工作的管制员大部分是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交通运输专业。部分管制员通过社招后,需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基础理论学习,这个过程被管制员们称作“管制+1”。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69/606122570114919437.jpg" alt="" />

陈嘉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