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数字中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3 12:41:09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当前,数字中国建设底座不断夯实,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速,数字技术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福建福州,一场城区水系联排联调的测试正在进行。大到 河流湖泊,小到地下管网,4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上千个水系工程同步实现水体水位的全数字化调度。

  智慧水网是中国不断推进数字化发展与治理进程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把握数字化转型历史机遇,强调要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深入谋划数字中国建设全局,有力指引数字中国建设实践。

  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步入快车道。中国在全球率先在国家政策层面将数据确立为生产要素,出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规划建设,数字中国的美好图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数字中国建设底座不断夯实。全球每建成10个5G基站就有6个来自中国,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总数超40亿户。今年以来,“东数西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加快搭建起一条条算力传输大通道。在千沟万壑中,贵州的网络设施联通全国38个城市,架起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在沙漠戈壁中,来自宁夏中卫的数据仅需不到10毫秒就能传送到北京。数据显示,我国算力规模年均增速已超30%。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个个应用场景跃动着“数字”力量,新质生产力加速释放。在河南农田里,正在作业的北斗终端大型自动驾驶农机将定位偏差控制在2.5厘米之内。在生产线上,超9000万台工业设备织成一张云端大网,“5G+工业互联网”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我国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六成以上主导方向都是数字经济。目前,我国网上零售消费规模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四分之一。移动支付、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在线场景不断丰富,重塑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截至目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10%左右。

  数字政府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已超10亿人,数字政府在线服务指数继续保持全球领先,92.5%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数字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恩施州每年因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至2021年,恩施州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558起,发病人数804人,其中发生在农村家庭的有477起。

  站在2023年的岁首,观察世界经济,各类挑战不断加剧,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在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挑战、通胀压力等多重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仍不乐观。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将更多目光投向东方,期待回稳向上的中国经济给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能、提供强大支撑。

  塞满病床的抢救室通道

  地区关系上,多边机制问题迭出。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结束了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长达数年的“脱欧”过程尽显英国社会严重撕裂,成为西方民主陷入体制困境和治理危机的又一佐证,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影响深远。

  各国内部挑战也投射到国际关系领域。美国为维护霸权加紧大国博弈,给世界带来巨大不安定因素。五年前,特朗普政府宣称“美国优先”,不断“退群”,破坏国际秩序。2019年,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国际军控体系受到挑战。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使高加索及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平衡更为脆弱。2021年8月30日,美军仓促撤离阿富汗,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以美国失败告终。随着各种安全危机和军事冲突的出现,可以观察到地缘政治逻辑的回归。

  剪辑丨李铄 汲洋

陈家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