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东北亚国家汉学家齐聚大连 促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6 10:20:18

  中新网大连6月15日电 (记者 杨毅)东北亚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暨东北亚地区高校中文专业负责人联席会议15日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东北亚国家37所高校的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等150余人分别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会。

  本次会议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和辽宁省教育厅的共同指导下,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共同承办。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学术组织联络处处长尹冬民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资源建设不足、支撑能力不强、各国中文教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和挑战,本次研讨会组织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必将对东北亚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表示,学校在东北亚语言研究和区域国别问题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中,大外将继续着力开展东北亚国家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不断促进东北亚地区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会议期间,海外汉学家和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围绕“新视野、新理论、新路径:推动东北亚区域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就东北亚各国的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学的数字化与职业化、中华文学文化的东北亚传播、多语种竞争环境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联席会议中,东北亚各国中文专业、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负责人围绕东北亚区域国际中文教育语言与教育政策、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国际流动、信息化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科研交流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完)

  除了特色的异域风情,独特的咖啡文化也是兴隆侨乡的一大“法宝”。当年,归侨们将咖啡种植技术、制作冲泡技术以及喝咖啡的传统带到兴隆,如今在兴隆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排排的咖啡馆,近年当地也逐渐兴起咖啡休闲游。

  今年35岁的曾煜参与了国内8条隧道的建设,工程越做越难,设备越来越先进。

  从舟曲果耶镇磨里村搬来的王百兰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双创基地的食用菌温室里,王百兰熟练地采摘着香菇。在这里,像王百兰一样通过农技培训成为食用菌产业工人的有350多名,其中舟曲移民群众190余名,月均收入可达4000元。

  兔年春节,广州线下花市时隔三年后回归,带动了客流与消费热潮。数据显示,19日至21日,广州市2023年迎春花市期间,全市线下传统迎春花市共接待消费者约392.5万人次,销售额约1.44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19.3%。

  现如今村民们都有了农村合作医保,看病负担大幅度减轻,而且每人每年的300多元参保费用也全部由村里的光伏产业收入来支付。2017年至今,德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破败泥泞的坝上穷村蝶变成了美丽清洁的宜居村庄,产业多元化,民生有保障。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规划。

  消费回暖,中拉贸易往来迎来“小高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贸易总额再创新高,达4857.90亿美元,连续第二年突破4500亿美元,较2021年涨幅超过7%。

朱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