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贵州银行的“地产之痛”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04 21:32:48

亚洲无码导航「まあ他に行くあてもないしc荷物ももう送っちゃったし」と彼女は言った。「ねえワタナベ君cいつか旭川に遊びに来てくれる」  中国也愿意和美国做朋友,正如同中国愿意与任何国家做朋友,只不过中国首先更想做自己。伯恩斯看似放下了身段,目的还是在试图让中国吞下新时代的“中美商约”,但总有一天,包括伯恩斯在内,所有华盛顿的决策者会认识到,15年前中国拒绝接受美国G2分工的狂想,今天以及未来就更不会接受。o5dSyB-UKheBq0PhkQw8tshvQTh-200亿贵州银行的“地产之痛”

  来源:独角金融

  近日,处于“多事之秋”的贵州银行(6199.HK)又收到一张罚单。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罚单显示,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因涉及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等三项违规,被罚7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关贵州银行的消息与“房地产”绑定颇深。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贵州银行房地产不良率骤升至40.39%,在上市银行中位列第一。

  与此同时,贵州银行2023年也遇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而在推动该行上市的原董事长、原行长接连被查后,该行监管处罚亦接踵而至。

  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省级城市商业银行,且背靠第二大股东茅台集团,被市场认为是“含茅量最高的银行”,在外界认知中本应侧重茅台集团的产业链、营销链资源,贵州银行为何会身陷房地产不良率舆论之中?面对业绩下降,贵州银行又将采取什么举措?

  截至6月4日收盘,贵州银行报1.48港元/股,总市值21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00亿元)。

  1

  房地产不良率升至40%

  贷款占比压降1.21%

  据Wind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贵州银行的房地产不良率分别为3.43%、0.1%、0.83%;到2022年骤升至20.21%;2023年又进一步上升至40.39%。

  而40.39%的房地产不良率可以说是“冠绝”上市银行。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A股与港股有数据统计的51家上市银行中,房地产不良率超过40%的仅贵州银行一家,排在第二的晋商银行为10.56%,其余49家银行均未超过10%。

  与此同时,贵州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也从2022年末的20.62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30.46亿元,同比增加47.72%。

  房地产不良率为何如此之高,贵州银行在年报中解释,是房地产贷款总额及占比下降且规模较小,加之报告期内本行将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纳入不良管理而导致的。

  谁是“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贵州银行并没有明确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资信2023年6月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贵州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为3.48%,由于2022年将“恒大系”贷款纳入不良贷款管理,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大幅增至20.21%。

  另据财报显示,2023年,贵州银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中,位列第七的某房企贷款总额达19.62亿元,占其资本净额的3.84%。该笔贷款已被计为“损失”,为前十大借款中唯一一笔全额计提的贷款。不过,贵州银行同样没有公开该房企名称。

  此外,据天眼查显示,2023年以来贵州银行新增至少12起“涉房”类诉讼,起诉对象包括恒大、中天城投、阳光城集团知名房企。

  其中,贵州银行起诉包括恒大地产集团在内的4家企业和4位个人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已显示为终本案件,即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未履行金额7.8亿元;另一起贵州银行起诉包括恒大地产集团、恒大地产集团贵阳置业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企业的相关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也已显示为终本案件,未履行金额8.6亿元。

  天眼查显示,贵州银行与中天城投集团乌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有4起诉讼,涉及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中天城投是贵州当地房企集团,目前正处于破产重整中。

  贵州银行与林腾蛟、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公司的债券交易纠纷,阳光城集团与林腾蛟已经作为执行人,分别被冻结9735万元股权、7083.59万元股权。

  此外,贵州银行还与六盘水地矿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市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房企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贵州银行已大幅缩减了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下降至75.41亿元,较2022年减少26.61亿元,占比2.27%,较2022年下降1.21个百分点。

  2

  2023年盈利36.53亿元,增速降至-4.6%

  事实上,不仅涉房资产,贵州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也在下降。截至2023年底,贵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8%,较2022年末上涨0.2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87.71%,较2022年末下降63.5个百分点。

  贵州银行更遇2019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财报显示,贵州银行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同比下降5.38%;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下降4.6%。

  对此,贵州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解释称,“为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本行持续加强风险管控,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经营效益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然而,贵州银行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为33.24亿元,较2022年的38.56亿元同比下降13.8%。

  据“凤凰网财经”旗下“银行财眼”报道,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表示,2023年,贵州银行资产减值损失、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均下滑,实际上并未加大拨备计提力度。

  对此,廖鹤凯表示,(资产 减值损失)可能是之前已经计提,调回了一些。

  贵州银行的营收主要来自于净利息收入。财报显示,2021至2023年,贵州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分别为95.14亿元、100.94亿元,以及87.5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81.06%、84.19%,以及77.13%。

  而作为绝对营收主力,贵州银行净利息收入在2023年同比下降13.32%。

  净利息收入下降背后,贵州银行的净息差也连年下降。据Wind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贵州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2.29%、2.22%、1.77%。

  此外,自上市以来,贵州银行的业务结构就存在“对公重、零售轻”的特点。尽管近年来贵州银行也在加快零售转型。但据财报显示,2023年,贵州银行公司贷款及垫款余额为2662.6亿元,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为432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占比分别约为84%、14%。

  3

  “新行长”在路上,罚单会减少吗?

  不仅房地产不良率居高,营收净利下降,同时,推动该行上市的原董事长、原行长接连被查,监管处罚亦接踵而至。 

  5月22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贵州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许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3年,带领贵州银行登陆港股的原董事长李志明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据《北京商报》报道,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贵州银行多位(前)高管被查暴露该行存在内控失效,内部对造假违规的制约力消失的问题,同时,外部监管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年内,贵州银行至少已有6次罚款信息,涉及罚款金额总计超过300万元:

  2024年5月24日,贵州银行黔东南分行因涉及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等三项违规,被罚70万元;

  2024年5月23日,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顺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罚款30万元;

  2024年5月13日,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分行因“贷款管理不规范;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利用资金中介虚增存贷款规模”罚款150万元;

  2024年2月4日,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山支行因“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罚款30万元;

  2024年2月4日,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黔南分行因“部分高管未经核准任职资格即履职”罚款25万元;

  2024年2月4日,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荔波支行因“要求借款人以存放一定资金为条件匹配发放贷款”罚款30万元。

  贵州银行成立于2012年10月,是由原遵义市商业银行、六盘水市商业银行、安顺市商业银行三家城商行合并重组设立,2019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廖鹤凯认为,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省级法人银行,茅台集团又是其第二大股东,其品牌价值给贵州银行带来很大的品牌加持,既能带来稳定的客源,也能让客户更有安全感。

  “后续如果贵州银行能更多的整合茅台集团的资源,为贵州银行打开上下游一体化金融服务业务,并积极参与到贵州银行的经营监督和管理中去,将有助于贵州银行在业务拓展、风险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廖鹤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3月7日,贵州银行在许安的行长辞任公告中,同时公布了吴凡获任该行党委副书记,并获董事会提名为该行执行董事候选人;同时,吴凡辞任该行监事长、职工监事职务。

  由于一般情况银行企业组织架构中监事长与行长不能同时兼任,吴凡辞任监事长被看作是接棒行长的信号。

  你认为贵州银行当前局势能快速扭转吗?欢迎留言评论。

  申军良再次将“梅姨”画像拿给老汉辨认,对方回复“她长得很胖,脸圆,这个不像”;申军良追问“梅姨”的年龄,被告知“现在应该五十多岁”。至于最后一次见到“梅姨”的时间和具体情况,老汉也记不清了。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援引最新数据报道称,澳大利亚3月对华出口飙升至近两年来高位,达到约19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8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但低于2021年6月的217.6亿澳元历史峰值。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块和铁矿粉出口量分别较前月增长24.3%和17.7%;对华动力煤出货量较2月激增125%。此外,就另一项大宗商品——大麦的对华恢复出口,双方也在积极协商中。中国商务部决定自今年4月15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所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进行复审。同样在4月,澳大利亚宣布暂停对中国向澳大麦征收“双反”关税一事向WTO提出的上诉。澳出口商对法瑞尔访华充满期待。南澳州龙虾捕捞协会负责人图马佐斯接受ABC采访时表示,2020年以前,南澳州每年出口到中国的龙虾有1800吨,中国市场占总出口量的90%,但澳中关系恶化后,销售额大幅下滑。图马佐斯坦言,即使协会努力开发新市场并扩大澳国内销售,但至今只恢复不到50%的销售量。他表示,澳龙虾捕捞业者和出口商密切关注阿尔巴尼斯政府的对华政策,尤其期待法瑞尔能够从中国带回好消息。《环球时报》记者5月初在西澳州首府珀斯访问期间在当地超市看到,龙虾每公斤售价跌至29澳元,与2020年前每公斤至少80澳元的价格相去甚远。与此同时,澳葡萄酒行业在过去3年受到的打击更大。不少出口商遗憾地表示,一度占据中国葡萄酒进口份额第一名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在2020年后对华出口几乎为零。

  大熊猫“小丫”因为有两个可爱而潦草的“丸子头”走红网络,被许多网友喜欢。近日,网传“小丫”因尿毒症去世,引发关注。29日,陕西省林业局相关人士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小丫”的确因尿毒症于去年6月去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