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超200家拟IPO企业撤材料!中信证券撤回、在审项目数量均居首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13 10:42:47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今年以来,A股拟IPO企业“去库存”加速。

随着监管政策持续加码,企业上市门槛提高,IPO生态将重塑。上交所企业上市服务信息显示,截至6月12日,年内已有207家企业宣布终止上市审查程序,其中仅上周(6月3日至6月9日)就新增了23家。

目前,三大交易所在审查中的企业总数为469家,较此前一周减少了26家,跌破500家大关。  

拟IPO企业撤回家数超200家

今年以来,IPO终止家数持续增加,特别是4月份以来,终止家数大幅攀升。截至6月12日,今年,终止IPO公司数共计207家。终止IPO公司数最多的原因为撤回材料,共206家。

终止IPO公司数最多的板块为创业板,共59家。此外,科创板终止有59家,深主板29家,沪主板41家,北交所44家。

终止IPO公司数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共152家。其他终止较多的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22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家,批发和零售业4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有3家。被终止的2家金融企业是药都银行和新湖期货。

从终止原因来看,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自去年8月IPO政策收紧以来,新股发行的步伐有所减缓。今年,中国证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IPO‘入口’的严格把控。一些公司因在板块定位、信息披露和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而被迫终止了IPO进程。”

企业上市申请的“撤回潮”凸显了监管机构对IPO门槛的严格监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4月30日,证监会修订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并发布北交所辅导指引;沪深北交易所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配套业务规则,进一步完善上市条件和板块定位要求。

“在企业筹备上市的过程中,一些公司可能会意识到在合规性或其他方面存在挑战或风险,这些挑战或风险可能妨碍它们达到上市的标准。因此,这些企业可能会选择主动撤回其上市申请。另外,市场环境的变动或融资需求的调整等其他因素,也可能促使某些企业决定停止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进程。”华北一家中型券商非银分析师对界面新闻表示。

严监管下IPO终止数量增加,有利于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董忠云表示,“优化资源配置是关键。通过合理安排IPO的节奏,可以引导计划上市的公司仔细评估融资的最佳时机和规模,从而防止市场流动性过度饱和或不足,确保资本的高效配置。此外,提高上市公司的标准也是重要的。通过严格审查拟上市企业,可以筛选出那些具有更大增长潜力的公司,进而提升整个上市公司群体的质量,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最后,维护二级市场的稳定也是必要的。通过控制IPO的数量,可以防止短期内大量新股票涌入市场导致的市场波动,从而保持市场的稳定运行。”

根据易董数据,截至6月12日,市场共有469家公司正在接受审核。在这些企业中,创业板的在审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65家。其他板块的在审公司数量分别为:科创板66家,深主板60家,沪主板87家,以及北交所90家。

在IPO审核方面,中信证券目前以61家在审企业数量领先,预计的募资总额为821.93亿元。IPO在审数量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中信建投(39 家)、民生证券(32家)、海通证券(28家)、国金证券(28家)、中金公司(27家)、国泰君安(26家)、华泰联合(25家)、招商证券(19家)和广发证券(11家)。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审核部门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治理结构等方面都有更为严格的要求。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促使中介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上述非银分析师表示。

IPO门槛的提高有助于筛选出更具竞争力和成长潜力的企业进入市场。随着IPO上市门槛提升,部分观望企业有转向并购市场的计划。“原本计划去年报证监局辅导备案,但是政策突然收紧,目前可能会关注并购市场。”北京某科创企业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展望后市,董忠云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IPO审核流程会更加高效和透明,上市公司质量也将持续提升,进而提高资本市场活力。未来监管机构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调整IPO的节奏和规模。”

  普通国省干线方面。从断面流量看,春节假期全省普通国省干线日均断面流量约7994辆,较平时有所增长,较2022年春节假期有所增长。道路客运方面,从客运总量看,春节假期全省道路运输客运总量约1285.0万人次,日均183.6万人次,较平时大幅增长,较2022年春节假期大幅增长。

  宁淮城际铁路是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骨干线、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高速铁路网中的区域铁路连接线,同时也是加快苏北地区融入南京都市圈,进一步提升省会南京城市首位度的重要客运通道。

  <strong>力保群众温暖过冬过年(新春走基层·一线调研)</strong>

  “我家每年都会买桃花。”陈小姐说,“去年没有花市,爸爸特意带着我去新界的山上买。”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消费修复有可能带动CPI涨幅阶段性扩大,特别是与服务消费相关的文娱旅游、酒店、机票等价格可能出现较快上涨。预计2023年CPI涨幅中枢会有所抬高,全年累计涨幅有望达到2.5%左右,其中年初运行在2.0%或略高的温和区间。

  “目前,大部分长距离的航班都要等到3月才会逐步恢复,可以预计,真正大规模的出入境旅游市场会在‘五一’假期前后迎来高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谷慧敏如是说。

谢伊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